1960年,一位农村老汉来到中南海的门口不停地张望,门口的警卫员于是上前询问,那位老汉只问:“老朱在吗?”警卫员一头雾水,随后在得知“老朱”是朱德时十分震惊,于是赶紧上报,之后竟是罗瑞卿亲自迎接他。这位农村老汉是什么来历?当初发生了什么事?他与朱德之间又有什么渊源? 这名老汉叫罗忠文。 他出生于1920年代的一个贫困山村。那时,村里的生活极为艰苦。每天清晨,罗忠文跟随父亲去山里砍柴,傍晚时分背着一捆捆柴火回家。母亲在土炕上忙着做饭,橘红的火光映照着她疲惫的面庞。 1930年,正在扩充力量的红军来到了罗忠文的村子。朱德也来到了村子,他深受村民们的欢迎。 之后朱德用恳切的语气告诉大家,只有打败国民党,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20岁的罗忠文也激动地加入了红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934年,罗忠文参加了长征。一行人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路上无数同志壮烈牺牲,大家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在这一路上,罗忠文跟随朱德东渡黄河、突破四渡赤水,接连作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49年,新中国成立。40岁的罗忠文退役回到家乡,开始了平静的务农生活。他结婚生子,遇到了人生的春天。但他经常回忆起年轻时在战场上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场景。 1960年,家乡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庄稼损失惨重。60岁的罗忠文心里明白,这已经超出了村民们的承受能力。为了家人和村民,他决心独自一人去北京求助,希望能为灾民争取到国家的救济援助。 在北京,罗忠文路遇境地落魄的老战友朱德。原来朱德也正为家乡的灾情奔波呼号,企图引起中央的重视。两老战友擦亮了眼泪,再次并肩奋斗。最终,在他俩的共同努力下,家乡和村民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援。 北上的路途遥远艰难,罗忠文一个人步行,要翻山越岭。风吹日晒,他感到十分疲惫,但回想起家人和村民的期盼,老人振作精神,一路向北。 终于,罗忠文来到了北京,站在了中南海门前。警卫员询问他来意,罗忠文只问:“老朱在吗?”他指的自然是朱德。这一问号引起了警卫人员的震惊,他们赶紧报告上级。 没想到,上级竟然派人请罗忠文进了中南海。重逢的罗忠文和老战友们叙旧不已。罗忠文滔滔不绝地讲述家乡现在的困境。老战友们深受感动,当即向上级汇报,请求帮助家乡渡过难关。 中央批准了救援家乡的请求。村民们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在救援物资的帮助下,村子渐渐恢复了生机。 晚年的罗忠文依然精神奕奕。1975年,他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0岁。村民们没忘记他的贡献,至今依然缅怀这位老人。 参考资料: 1. 《长征:一段传奇的历史》 2. 《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