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1年,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农民来到济南军区,他询问士兵道:“你们的杨司令在吗,

1971年,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农民来到济南军区,他询问士兵道:“你们的杨司令在吗,我找他有事。”士兵反问他:“你是什么人,你找我们杨司令有什么事情。”   1971年的一个普通夏日,济南军区守卫们正忙碌地执勤。正午时分,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守卫们汗流浃背的身体,他们来回地来回巡逻,一刻不停地监视着军区大门。这是又一个平凡无奇的工作日子。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民出现在大门前。他右腿跛着,脸上布满皱纹,但双眼中透着坚定。   老农民对着守卫求见杨司令,守卫起初疑惑不解,打量着他破烂的衣着,怀疑他的来历。但看到老人眼中绝不妥协的光,守卫还是禀报了杨得志。   “李祥?他还活着?” 杨得志听到这个名字,两眼放光,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他立刻下令请老农民进来。   多年未见,杨得志和李祥握手时,泪水模糊了双方的眼睛。   一番寒暄后,李祥讲出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他是杨得志的战友侯礼祥,但在战后由于受伤,失去了联系,后来又在政治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名誉扫地,生活艰难,这些年风餐露宿,难以为继。   听到老友这些年的遭遇,杨得志心中激动难忍。他想起与侯礼祥并肩淌血,一同经历生死的时刻。那时身为小兵的侯礼祥,经常义无反顾冲在前线,没有一点保留地奋勇杀敌。   若不是侯礼祥,自己已经战死沙场。回忆起过去,杨得志为年轻时的莽撞和愚蠢感到自责和愧疚。他表示,要为侯礼祥恢复名誉和荣耀,这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二天清晨,杨得志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详细阐述侯礼祥的事迹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信中表达了他为当年对侯礼祥的错误评价和所造成的影响深感歉疚。 政府很快给予回应,侯礼祥的荣誉迅速得到平反。   在军区的特殊照料下,侯礼祥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和杨得志再次相逢,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交流着他们的情谊。   侯礼祥说自己虽然在这世间漂泊多年,但是心中从未放弃过对祖国的忠诚。他现在只想安度晚年,为国家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杨得志郑重承诺会竭尽所能帮助侯礼祥,并强调友情和牺牲永远扎根心中,历史的巨轮也无法抹去。   尽管岁月流逝,故事都会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但真挚的友情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永远会活在人们心中。杨得志和侯礼祥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何为大丈夫。   参考资料:   《中国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军事博物馆联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