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一架国际航班降落在曼谷机场,女机长打开舱门,忽然听到几声“滴答”的响声,没想到这个细微的声音,竟然救了200多条性命。 2009年的一个下午,中国民航首位女机长王峥正驾驶着一架载有206名乘客的空中客车A340,从北京飞往泰国曼谷。 这对于王峥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的国际航线,但这一次,一个微小的声音改变了这次平常的飞行。 王峥从小就梦想飞上蓝天,如今这个梦想终于成真。她是中国民航大学首批女飞行学员之一,毕业后进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仅用了4年时间就晋升为机长。 作为国内首批女机长之一,王峥的每一次飞行任务都倍受关注。乘客们对这位年轻机长既充满敬佩,也寄予厚望。 这天,王峥的座机按计划降落在曼谷苏凡纳布机场,整个降落过程顺利完成。出于职业习惯,王峥在打开舱门让乘客下机后还在飞机上再次检查了仪表盘上的各项数据。就在这时,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滴答”的水声。 王峥立即警觉起来,这微弱的水声可能意味着飞机出现故障。她立即联系地勤人员,要求对飞机进行全面检查。果然,检查发现飞机的给排水系统出现破裂,大量水已从管道泄漏出来。如果起飞时这一故障还未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王峥果断决定延误航班,等待维修人员进行紧急维修。2个小时后,故障得以排除,飞机系统恢复正常。乘客们也由最初的焦虑不安,变成了对王峥的赞许与感激。 这件小事迅速在业内传开,王峥的敏锐观察力和果断决策能力获得广泛赞誉。在媒体采访中,王峥谦虚地说,这只是她作为机长应该做的。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是每一位合格机长的基本职业素养。 事后,王峥还深入总结这一事件的启示。首先是保持高度专注,发现任何细微异常迹象;其次是沉着冷静,不惊慌失措;最后是果断决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都对一位出色的机长至关重要。 这件小事成为航空业一个难忘的教训。它启发人们再次认识到,航空安全事故往往源自细微处。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理念和预防机制,从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 王峥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决策,无疑挽救了206条生命。这也成为她职业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一刻。对一个执着追求飞行梦的女孩子来说,担起乘客生命安全的重任,看着他们平安步出飞机舱门,是她获得的最大满足。 这件事也成为中国民航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向公众证明,女性同样可以在这个高专业性、高风险性的领域大展拳脚。王峥的出色表现无疑为女性飞行员打开了一扇窗, 让更多姑娘踏上这条不简单但充满希望的道路。 (本文取材:《文化交流》、《文摘报》、《国航最年轻女机长王峥诠释“巾帼不让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