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1936年的夏天,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关键时期。山村静谧如常,村民都在忙碌劳作,种地打粮食。老大娘李氏是村里年过花甲的长辈,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每天到山上采野果充饥。 这一天,李氏照常背起竹篓,独自一人上山寻野果。正当她准备归家之时,忽然听到不远处草丛中传来“嗡嗡”的响声。 李氏凝神细听,那是成群结队的苍蝇在嗡嗡飞舞。苍蝇聚集之处,多半预示着腐肉或者血迹。李氏感到非同寻常,决定小心靠近查看究竟。 就在李氏靠近草丛之时,又传来轻微的沙沙声响。她惊讶地看到,草丛中伸出了一只满是血迹的手!李氏先是被吓了一跳,随即意识到,草丛中多半有重伤员。 虽然害怕,但李氏还是决定壮着胆子查看。她谨慎地拨开草叶,然后看到一个满身是血、惨不忍睹的年轻人躺在里面。那人虽然伤重昏迷,但还有微弱的呼吸。李氏心中升起同情,决定不顾一切,救这个可怜的伤者一命。 于是,李氏小心翼翼地扶起这个伤员,让他枕在自己肩上。然后又将竹篓里的野果全部倒出,腾出空间来装载伤员。扛着这个昏迷的重伤员,李氏艰难地沿山路归家。到了山下,她大声呼喊,招来村民来帮忙。几个壮年男子立刻上前,将伤员抬回李氏家中。 伤者被抬回李氏家后,村中妇女们帮忙为他检查伤势。细看之下,他满身枪伤,腿部中弹,腹部也有刀伤,伤势十分严重。 在检查他的身份时,妇女们找到了他军服内衬上的名字——梁从学,还有军衔标识,原来他是红军某部队的一名团长。妇女们意识到,他多半在战斗中负伤,才会狼狈至此。 为了救治梁团长,李氏运用起了祖传的草药疗法。她取来自山上采集的各种草药,熬制成汤药给梁团长服下。同时,又取出蒜蓉、艾叶等混合诸药,外敷伤口。 梁团长伤势严重,创面溃烂,李氏只能小心切除腐烂的坏死组织,尽可能清理创面。而切除工作,她只能使用火烤过的剪刀和丝瓜瓤进行。尽管条件艰苦,但李氏仍然尽心照料,一天接一天为梁团长换药、敷药、喂药。 在李氏的精心治疗下,梁团长的伤势终于渐渐好转,不再生命垂危。他的体温恢复正常,伤口也逐渐结痂愈合。几周后,他终于苏醒过来。 对于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李氏,梁团长由衷地道谢。他表示自己一定会报答李氏的救命之恩。不久,梁团长又返回了部队,投入了对日抗战。在告别时,他再次承诺一定会回报李氏。李氏也由衷为年轻的梁团长祈祷平安。 时过境迁,中国赢得抗战胜利。梁从学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最终晋升为少将。他没有忘记年前在山野受困时,李氏救了自己一命的恩情。 每当有战利品分配的时候,他都会优先挑选给李氏寄去一些生活必须品以及钱财。李氏收到邮寄,心中感动不已,觉得大恩已经足矣。 虽然老迈,但她仍然度过了残生的时光。而梁从学也继续在军队里奋勇前行,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每每想起年少时在山野偶遇的情景,他都会感激李氏的伟大善举。一个小小的善意之举,造就了一个勇敢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