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15年,“脑瘫诗人”余秀华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5万,她立马给丈夫打电话:“

2015年,“脑瘫诗人”余秀华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5万,她立马给丈夫打电话:“你现在回来离婚,我给你15万,晚一天少5万。”没想到丈夫却说:“想离婚,没门儿,除非给我100万。” 余秀华站在家门口,远远地望着田野上的晚霞。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紧握着手机,这是她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2015年的一个傍晚,她终于用自己的诗歌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5万。她深呼吸了一下,拨通了丈夫尹世平的电话。 电话那头,尹世平的声音沙哑而迟疑。"你现在回来离婚,我给你15万,晚一天少5万。" 余秀华的声音坚定而清晰。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尹世平的回答出乎她意料:"想离婚,没门儿,除非给我100万。" 余秀华愣了一下,然后挂断了电话。 余秀华回想起自己不平凡的人生。2014年,她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火了,获得超百万的点赞。这个38岁的脑瘫农村妇女,竟然以如此震撼的方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她的童年充满了艰辛。8岁时,父亲背着她去上学,10岁才学会摇摇晃晃地走路。她成了嘲笑和欺负的对象,被取了各种绰号,却无力还手。尽管如此,她在书本中找到了慰藉。 余秀华站在家中破旧的院子里,她的视线穿过昏暗的天空,注视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是她高三那年烧掉所有课本的夜晚。纸页在火中卷曲、变黑,最后化为灰烬。这些课本曾是她唯一的慰藉和希望,但在她眼中,它们已变成了对她智力的侮辱和否定。 火焰在夜晚里跳跃,照亮了她的脸庞。她的家人在屋里,无人出来询问,也无人试图阻止。她知道,从那一刻起,她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像那火焰中的纸页一样,被无情地焚烧殆尽。 余秀华转过身,面对着自己孤独的未来。她的脚步虽然不稳,但却坚定地走出了家门。她来到了村子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那一刻,她几乎想要跪下,以乞讨者的身份,求得一口饭吃。但她的双膝就像被锁死一样,拒绝屈服。她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没有哭出来。 村子里的人或许注意到了她,或许没注意。她只是村子里的一个边缘人物,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存在。但她知道,如果她跪下,那她就永远无法直起腰杆。她的内心虽然没有声音,但她的行动已经做出了选择。她转身,带着未曾屈服的尊严,回到了自己的家。 家里依旧没有人问津,她的父母对她的选择无动于衷。她被困在了一个无人关心、无人理解的世界里。那一晚,她躺在冰冷的床上,外面是寂静的村庄,心中却像有暴风雨在肆虐。尽管如此,她的眼神却异常清澈。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不会选择屈服。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生活没有因为她的决定而得到改善。相反,她的孤独和困境似乎更加凸显。但她没有放弃,也没有退缩。她开始用手中唯一的武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余秀华的生活在她的文字中慢慢蜕变。她的诗句,简单却直击心灵,开始在小范围内传播。她的文字,最初是孤独的伴侣,最终成为了她沟通世界的桥梁。尽管在那个燃烧课本的夜晚,她决定放弃学校的知识,但她从未放弃对知识和表达的追求。在那些孤独和绝望的日子里,她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学习,继续写作。 她与尹世平的婚姻,虽然是在质疑和嘲讽中开始的,但他们曾经有过甜蜜和温暖的时刻。这段关系,给了她一个被理解和被关心的梦想。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那些最初的温暖和甜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争吵和不满。那些曾经的狗粮,最终变成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婚姻,本是两个人的相守,却变成了她生命中另一场磨难。 尹世平的态度逐渐变得暴躁,家暴成了这段婚姻中无法忽视的阴影。余秀华的生活再次陷入了黑暗。但这一次,她不是无助的受害者。她的经历,她的写作,都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她的诗句不再只是对孤独的抚慰,而是变成了抗争和声明。 她的名字开始为更多的人所知,她的遭遇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公众的支持和法律的保护下,她勇敢地站了出来,对那段痛苦的婚姻说“不”。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这一生,走得实在辛苦......我希望侮辱我的人,打我的人负法律责任。” 余秀华的生活证明了,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一个人也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勇敢的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的经历,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是鼓舞人心的。她有能力从第一次不幸的婚姻中走出来,我们相信,她也定会从第二次婚姻中昂首挺过,继续她那不屈不挠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