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江苏一老人花18块钱买下一个瓶子,放在家里当摆设,朋友看后大吃一惊:“你也不怕被摔坏了!”原来这个瓶子竟然价值3个亿,然而老人的做法却让人惊叹不已…… 那是一个清新的六月早晨,江苏乡间浅浅的薄雾弥漫在层层叠叠的稻田间,稀疏的村庄在树林的包围下若隐若现。 田埂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手持拐杖,悠悠地走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他迈着稳稳的步伐,像往常一样沿着这条熟悉的道路走向不远处的集市。 集市上的摊贩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买卖。老者漫步在五花八门的小商品间,忽然,一件摆放在角落里的青花梅瓶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是一件造型古朴、色彩典雅的梅瓶,青花上的梅树枝头俏皮地弯曲着,在瓶身上游戏着。老者凑近仔细端详,发现这件梅瓶的纹饰有别于寻常,枝头的梅花似乎栩栩如生,枝条蜿蜒有致,隐隐透出一股古韵。 他翻转梅瓶,发现瓶底没有任何印记,不禁疑惑它的来历。老者询问摊主这件梅瓶的历史,摊主说是一件古董,传自老祖宗,但并无确切的来历。 老者询问摊主对这件梅瓶的定价。考虑到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摊主开口要价188元。老者略一思索,坚持以18元的价格取得这件瓶子。最终,摊主同意了交易,老者欣喜地拿到了这件梅瓶。 回到家中,老者细心地将梅瓶擦拭干净,放在客厅的架子上装饰。有一天,老邻居来访,看见老者把这样一个古董瓶子摆在屋内,有些担心地说:“这么个古董,也不怕被不小心碰坏了?”老者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对梅瓶的来历作任何解释。 多年后的一天,一位古董鉴定专家偶然发现了老者家中的这件梅瓶,对其造型与纹饰颇为赞赏。他将梅瓶带走鉴定,确认这确实是一件难得的古董,出自元代名家之手,价值至少在三个亿以上。消息传开后,村里的居民纷纷前来老者家参观这件国宝。老者的收藏在村里传为佳话,他也因此受到村民的尊敬。 这件梅瓶的故事很快传到了国家文化部门。鉴于老者对文物的保护贡献,文化部门特颁发给他一份国家级文物保护贡献奖状。老者欣然接受了这个荣誉与认可。 后来,有海外收藏家出价高达四十亿,希望购买这件梅瓶。但老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认为这件国宝级文物应该留在国内,不能流失至国外。 一天,老者的好友江老爷来访,在参观老者的收藏时,无意中在屋角发现了一件很普通的花瓶。江老爷仔细看后,惊呼这竟是一件极其罕见的元代龙纹梅瓶,全国仅存3件。 经过权威部门鉴定,证实这确实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老者决定把这件新发现的国宝无偿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老者高尚的文物保护之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的故事成为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典范,激励着后人珍视文化遗产,发扬民族自豪感。老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文物保护者应有的高度责任与荣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