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又开始带风向!面对台湾“立法院”新生态,岛内绿媒发文称,其实“立法院长”并不那么

又开始带风向!面对台湾“立法院”新生态,岛内绿媒发文称,其实“立法院长”并不那么重要!并向韩国瑜发出警告,如果韩国瑜未来敢借此工作宣扬“九二共识”,甚至把“立法院长”这个职务做成“亲中渠道”,也自会被选民所审判,国民党当然也得概括承受其中的后座力。 文章认为,打从三党不过半的选举结果揭晓后,民进党就该知道“立法院长”已经不再属于他们了,民进党本该有即将去“立法院”议事主导权的准备。只是,没有“立法院”议事主导权就是执政者的末日吗?文章举陈水扁时期的例子称,并非如此。 文章提到,以陈水扁执政时期对应的“立法院”第5、6会期来看,第5届通过法案数为471案,第6届为393案,法案照样大量通过,总预算虽然曾经延宕,但最终也是年年顺利过关。差别在于,重大争议的法案、预算、人事案,诸如军购案、“国务机要费”案及司考监“三院”人事案的确被搁置。 因此,文章建议,赖清德上台后,必须放弃任何挑起朝野重大争议的立法,比如,封锁抖音在未来4年已是不可能在“立法院”获得支持的政策。此外,赖清德在提名司考监及“NCC”人事时也必须更加慎重,文章提出,除了放弃色彩鲜明的人选以外,是否透过“朝野领袖会议”建立一套预先咨询人选的平台,甚或开放一定比例人选由“在野党”推荐。 文章还称,民进党应该庆幸蔡当局这8年已经处理过党产、年金、同婚等重大争议法案,若此刻才想处理已是不可能的任务。 文章也指出,选民给国民党“立法院”第一大党,其实也代表民意没有那么反对让韩国瑜成为“立法院长”,民进党支持者再不甘愿也得接受。韩国瑜当选“院长”,这是继罢免案之后,台湾人民再次给他机会;他能否成为一个“中立的院长”,扮演“双十庆典”的主席,甚而透过成为“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做好“议会外交”,都是严酷的考验。 文章称,除了对当事人别具意义外,“立法院长”于整个政治进程其实没那么重要,得失之间,祸福相倚。未来的“立法院”将是一个“论件计酬”与“大交换”的时代,在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此时,与其寻求“院长合”,更重要的其实是努力地追求“法案合”、“预算合”,甚至“人事合”。 评一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若“立法院长”真没那么重要,为何韩国瑜当选后,绿营如此垂头丧气,满脸失落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