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到来湿气重,健脾除湿正当时。
襄阳老河口市李楼镇刘营村村民李云云。
再过五分多钟就到十八点零七分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就要来了。雨水节气气温回升,降雨增多,雨水带来了春的味道,也带来忽冷忽热的霸道。
在襄阳老河口,地米菜是当地的早春野菜第一鲜,人们将其做成时令美食,为餐桌增添春日的鲜美。天气晴好,李楼镇刘营村的村民们相约跨着小蓝,带上镰刀行走在田野里,眼光追着地米菜转。

这种叶子带牙齿的就是地米菜,要选这种没开花的,口感好,比较嫩。地米菜的吃法多种多样,但最能激发起美味的做法当属肉馅,用来包包子。焯过水的地米菜切碎,搭配好炒熟的鸡蛋放入调料,再擀皮包馅,上屉开蒸。刚出锅的地米菜包子鲜嫩多汁,清香扑鼻,每一口都能品尝到春菜的鲜美和春天的气息。
此外地米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能够满足人体在春季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身体免疫力。地米菜是报春菜,这个时候挖来做各种美食,对我们来说不仅好吃,也是迎接春天的一种仪式感。

除了美食,雨水节气养生也颇有讲究。这个时节多雨多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雨水养生的关键是疏肝健脾防寒湿。
·第一、要少沾油腻食物,肥甘厚腻摄入过多,湿气内外交困,容易滞伤脾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胃肠炎等。粥是易消化的食物,可食用党参、山药、薏苡仁粥。

·第二、摩腹调脾助运化。每次饭后可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此外雨水节气前后天气多变,忽冷忽热,此时若人体胃气不顾,腠理疏松,意外感风寒湿邪,因此此时养生防寒保暖很重要。
·第三、多晒太阳以补阳气。经常晒太阳有助于温补阳气,对阳虚者手脚冰凉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祛除体内湿气也有益处。

·第四、重视足浴,散寒除湿。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起到很好的散寒除湿效果。对容易外感有关节疼痛的人群,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艾叶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洗头后及时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之中,易使寒湿聚于头部,时间久了则会由表及里导致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