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都说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那是因为爱情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而现实的婚姻生活却是长久而琐碎。
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爱情如果不注意保鲜,就会消失得很快。
结婚之后,无论是男人或者女人,都会有一个认知,那就是:名分已定,谁也跑不了。所以,对于伴侣的热情度和在乎程度也会有所下降。
特别是男人,在结婚一段时间后,通过长时间密集的接触,他会发现,这个原本他很喜欢或者很深爱的女人,原来也就是这样了。
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思,男人就会开始产生厌倦的心理,然后情感的重心会有所转移。
在现实的很多例子中,已婚男人在婚外寻找感情,归纳起来也不外乎有下面三种。
首先,喜新厌旧的本性。
在《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记载,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人的生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和男女关系。
告子也曾经说过:食色性也。
可见,关于男女问题,在很早的时候就存在了。“食色性”,后来更多地用来指男人。因为,男人在这方面比女人更热衷一些。
事实上,人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劣根性,只不过,有的人强烈一些,有的人寡淡一些。相比之女人,男人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这也从很多现实中男人在婚外找人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
正是因为这份劣根性,让男人在婚后,对于自己的女人多了厌倦的心理。
没有男人会在新婚之初就心生外向,因为那个时候,他对于自己的老婆还是有感觉的。这份感觉的强弱,从时间上,也就是支配男人去找婚外女人的早和晚。
有人说,已婚男人想在外面找女人,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这个时机。这话也不无道理。
曾经有一个男人,结婚二十年,和老婆在那件事上很融洽,也没有想过要离婚。这二十年,他一直待在家乡的小城工作,接触的人少。他是亲戚、朋友或者同事心目中的好丈夫模范。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到大城市工作,接触到很多除了老婆以外的女人。刚好那时,网络兴起,QQ等社交工具的诞生,让他有了一个“特殊的通道”。从网聊开始,他有了“红颜知己”,然后一步一步深陷。到后来,他们很正常地就有了实质性的关系。
曾经誓言坚定,说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婚外的感情,但终究自己啪啪打脸。
所以说,男人喜新厌旧的本性,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其次,夫妻关系的不和。
有位国外的女作家曾经在她的文章中写道: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
在婚姻里,能够彼此宽容,彼此谅解的夫妻不多。大多数的夫妻,都有自己很强的个性。这份个性,也会直接导致夫妻关系的不和。
很多时候,夫妻俩一有矛盾或者吵架的时候,女人就喜欢用那方面来“惩罚”男人。可能一次两次男人还能容忍,但如果时间长了,次数多了,男人就会受不了。
在家里得不到解决的欲望,他就会向外面去找。而男人在婚外找女人,也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纯粹的生理需要;二是精神上的需求。
这两个不同,也直接表现了男人的不同层次:第一种男人,以动物性的特征居多,也或者可以说,他的文化程度不会太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不会太高,所以他很直接的需要是身体的解决;第二种男人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他更注重精神上的东西,比如最初,他是被女人的能力,或者气质,或者修养等等所吸引,然后再慢慢发展到实质性的接触。
所以,夫妻关系的不和,也是造成男人在婚外寻求寄托的原因之一。
第三,婚外女人的诱惑。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男人对男人要诚实,男人对女人要忠实。
在古代要求女人从一而终,但对男人却可以是三妻四妾。也或者,正是这样的观念流传下来,才造成现今男人对于“一夫一妻”制的心理不平衡。
曾经有男人就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法律不允许男人娶多个老婆呢?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法律允许,他就会娶不止一个的老婆。这可能不是一个或者两个男人的心声。
既然男人有了这样的心理,他对于婚外女人的诱惑就缺少抵制力,自身的免疫力也会下降。
当家里的女人不能满足男人的身体需要或者精神需求时,他就会心生外向。
都说“家花不如野花香”。那是因为家里的花香他早已习惯,并且麻木了,而闻吸到不一样的花香时,就会重新刺激他的感官,让男人有新的欲望。
所以,只要有机会,已婚男人也很难抗拒外面女人的诱惑。如果没有机会,他可能也就算了。
人生的路虽然不长,婚姻的路也可能更短。现实的婚姻自由,也让婚姻中的夫妻感情更容易淡薄。
其实,婚姻需要经营,更需要用心。没有一种感情能够永远保鲜,但人若有用心,若有技巧,也是可以让感情更长久些的。
相爱相守是一种缘分,能够一起走进婚姻更是千年修来的福分。愿婚姻中的人,都能珍惜这难得的缘分和福分,彼此宽容,彼此接纳,让婚姻之舟能够顺利前进,驶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