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诗歌究竟有什么关系?

八公山人看文化 2024-05-15 10:43:03

王世国/文

诗歌与书法并称“诗书”,就像是一对姊妹。没有文字以前,诗是以语言和声音为媒介,诉诸人的听觉,口耳相传。有了文字以后,诗与书便开始联姻,书法记录诗歌,给它插上翅膀,让它传播开来,流传后世。现今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石鼓文》,就是记录秦王游猎之事的四言诗,同时也是书法经典作品。

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就是记录秦王游猎之事的四言诗,同时也是书法经典作品。

从先秦到唐代,流传下来的像《石鼓文》这样书写诗的书法遗迹绝少,诗与书各自发展,很少交集,两者若即若离,以书写诗歌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极少。其实到了唐代,无论是诗还是书法的发展都已经达到艺术的巅峰,诗人和书家群星灿烂,留下许多经典作品,以至于宋代苏轼感叹道:“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毕矣。”

唐代 贺知章草书《孝经》

在三百年诗歌盛世的唐代,诗人与书家往往集于一身,例如贺知章、张旭、柳宗元、贯休、杜牧、杨凝式等。由于年代久远,他们书写的诗作墨迹极少留传下来,今天能够看到的仅为李白和杜牧书写的自作诗《上阳台》《张好好》,还有张旭、怀素书写他人诗作的《古诗四帖》《自叙帖》。盛唐以后,文人书家兴起,诗歌开始走进书家的视野,成为书法创作的主要素材之一;书法的之美也开始被诗人所关注,他们放声讴歌,歌咏书法的诗篇开始大量涌现。从此诗与书紧密联姻,密不可分。

唐代 李白行书《上阳台》:“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不过,诗歌与书法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各有自己的语言。诗是时间的艺术,它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抒发诗人情感。而书法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它通过文字书写创造书法形象,表现书家的情感。

唐代 怀素草书《自叙帖》

此外,创造美是书法的铁律,为此书家挥毫必须胸有竹;而书家创作却像是一次冒险的旅行,其中充满许多不确定的偶然因素,若非“五合交臻”,断难“神融笔畅”。而诗人则不然,一方面,他所表现的对象并不限于美,例如丑拙、崇高、悲哀甚至滑稽等皆可入诗;另一方面,他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工具、材料等条件的限制,甚至不用笔墨,直接从头脑中生产出诗来。

唐代 杜牧行书诗卷《张好好》

书家都爱诗和书诗,我亦如此,特别是吾妻杨俊华之诗作更是我书法的首选。这些诗歌可以激发我的创作灵感,增添创作激情。而灵感和激情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非常必要,十分宝贵,甚至是创作能否成功的关键。进一步说,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常常是由外物感发,而对于书家来说,则往往就是来自他要书写的诗文。书家对书写内容的选择,是服从于心灵的召唤,是诗与心的呼应,而书法就是它鲜明的印迹。

(原载2024年4月总2171期《广东文化参考报》,标题有改动)

2024年4月总2171期《广东文化参考报》

王世国著《当代书法评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网上有售

0 阅读:29

八公山人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