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不惑之年的女人,经历过生活的风雨和坎坷。
希望后半生活得更有底气和尊严,于是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富养自己。
可偏偏事态的发展不尽人意,自己也陷入了越过越贫困的窘境。
有句话说:
“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大方。”
一个中年女人,若在这3件事上“穷大方”,下半生只会越来越穷。
在时间上穷大方
博主@关小姐是我,曾为了显摆而冲动消费,服饰、包包、饰品等说买就买。
平日里还喜欢盲目跟风各种理财产品,孩子的补习班和兴趣班也报了不少。
她的时间和心思,大多都花在物质消费、鸡娃教育上,常常忽略自身的成长。
但这些虚无缥缈的物质,并没有让博主感到开心,反而备感负担和压力。
本以为拼命鸡娃,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结果却是越学越厌倦。
从那以后,博主开始反思并有所觉悟:
关于物质,只买刚需;
关于风险投资,也会做好判断和分析。
给孩子自由和成长的空间,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
对理财感兴趣的她,不仅重新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还制定了稳健的理财计划并坚持执行。
她明白,只有升级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才能让内心获得幸福和满足。
很认同一句话:
“人生不是时间太少,而是浪费的时间太多。”
中年以后,很多女人没了年轻时的拼劲,只想一心追求生活的稳定。
于是把时间耗在无畏的消遣上:
刷不完的短视频、停不下的购物欲、无休止的闲聊局……。
刚开始时,或许可以获得短暂的欢愉;
可长此以往,只会沦为没有自主权的提线木偶。
聪明的中年女人,从来不会在时间上穷大方,而是懂得孰轻孰重、适可而止。
她们宁愿长久地陪伴家人、专注事业、提升自我,也不会被这些无意义的事情操控。
唯有提高时间的质量,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越来越好的余生。
在思维上穷大方
朋友的单位要招一名女助理,招聘专员收到老板通知,尽量不考虑中年以上的求职人员。
原因很扎心:
“有些中年员工思维僵硬,比较固守己见,懒于学习新知,也较难管理。”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位女同事王姐,从公司初创做到稳定运营阶段,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她对自己的要求,仅仅是在工作尽量少出错,按部就班地执行任务即可。
相比怀揣远大梦想,把公司当做跳板的年轻人,王姐更愿意待在这个“温室”里。
她还经常开玩笑地说:
“我要干到公司解散,公司不散我不散!”
在职期间,王姐一直在“吃老本”,总以为工作经验丰富,就能顺利干到退休。
没想到有一年公司效益不佳,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存续不得不进行内部大调整。
那些在工作中悄悄努力的员工,成功跳巢到了更好的单位,也拿到了更高的薪水。
而王姐的能力中规中矩,也没为公司做出太大的贡献,最后不但被大幅降薪,奖金提成也几乎被取消。
因为自身能力、年龄、家庭等因素又不敢辞职,只能在岗位上默默忍受被安排的命运。
很多女人行至中年,认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可以“一招吃遍全天下”。
却疏忽了,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行业竞争也越来越内卷,一不留神就被时代抛弃。
杭州电视台的AI主播,给稳定的主持行业带来冲击。
最新问世的Sora技术,也让短视频、传统电影、短剧等面临新的危机。
某个资深猎头曾说过:
“每个人都必须有可持续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定位,核心在于转换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自我认知。”
有智慧的女人,不会随着年龄任由思维固化,而是跟进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头脑。
若你能掌控和修炼自己,不断扭转旧有的认知,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在婚姻中穷大方
知乎里有个提问:
“那些在婚姻里一味付出的中年女人们,都有怎样的经历?”
回复区里有一个答案,透着无奈和心酸:
“做的很多,得到的却很少。”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朋友有个远房男亲戚,经济条件比较宽裕。
男人不愿被孩子束缚,只想享受二人世界,因此他极力说服妻子不要生孩子。
因为害怕丈夫不开心,女人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丁克。
直到男人45岁那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期间是侄子一起忙前忙后地照顾。
那一瞬间,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男人和妻子商量此事后,女人沉默许久,最终还是选择满足丈夫的心愿。
可女人因为年龄和体质的原因,身体已经无法自然受孕。
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科学手段,于是她果断前往专业机构进行试管孕育。
只可惜女人身体遭了不少罪,努力了三年还是看不到希望,男人却依然坚持要孩子。
无奈之下,她只好与丈夫协商离婚,一个人过起了独居生活。
而男人却在不久后,找到另一名年轻女人生下孩子,组建了幸福家庭。
很多女人到了不惑之年,才发现自己单方面的付出,并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
在这段付出和结果不对等的婚姻里,女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丢失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
“不应该再等待伴侣来让自己快乐,不应该再觉得有义务满足他的所有需要,而是开始为自己奉献。”
中年女人,永远不要在婚姻里穷大方。
对伴侣慷慨无度,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形伤害。
不妨适当地犯懒,平衡付出和索取的尺度,让伴侣多一些责任和担当。
多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感受,学会取悦和丰富自己,才能在婚姻中活出真正的价值。
▼
有句俗话说:
“穷大方,富算计。”
越富有的人,越懂得权衡利弊,让人生的账户持续盈利。
没有底线和原则的慷慨,终将也会成为一场自毁性的灾难。
而那些清醒的中年女人们,早已收起了这份毫无分寸的穷大方。
她们既不挥霍时间,也不局限思维,更不会在婚姻里过度付出。
而是在无常的生活里“精打细算”,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每一个走过半生的中年女人,都能精神富足,活出通透的自我。
作者 | 幕卷·心语玲听,与你一起在文字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片 | 幕卷·摄影爱好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