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食材,它低调而神秘,被誉为“地下黄金”,这就是松露。它不仅拥有独特的香气,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松露的神秘面纱,探寻它为何成为餐桌上的“钻石”。 从字母之差到世界珍馐,松露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它与鱼子酱、鹅肝齐名,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法国著名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更是将其称为“厨房中的钻石”。
2010年,澳门赌王何鸿燊就曾以250多万港币的高价竞拍下两块共重1.3公斤的意大利托斯拉纳白松露。如此高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松露成为顶级食材?
原来,松露的生长环境十分苛刻,一般藏在5-40公分深的地底,不易寻获。而且,它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难以捉摸。直到19世纪中期以前,人类所有人工种植松露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正因为如此,松露成为了贵族桌上的常见调料,备受他们的追捧。
在历史的长河中,松露的命运多舛。在苏美尔人的碑文中,就有公元前20世纪亚摩利人食用松露的相关记载。然而,到了中世纪,松露却因为其浓厚的麝香气味和丑陋的外貌而被定义为会诱惑人类犯罪的恶魔,地位一落千丈。
但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及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松露竟因祸得福地从宗教文化里会诱惑人类情欲的恶魔,摇身一变成为各类文学作品与民间故事中有催情功效的“神药”。 那么,母猪是如何成为松露的“侦探”的呢?
原来,松露的气味含有诱发母猪性冲动的雄甾烯醇,因此中法的母猪都很喜欢它。而母猪兴奋时会拱坏树木根系,因此,人们会牵着母猪去森林里“寻宝”。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产的块菌包括印度块菌(即云南松露)、中华块菌、夏块菌和假喜马拉雅块菌(产地多在中国西南)等,统称为中国黑块菌。
这些块菌在生物学上与法国黑松露相似,但在中国,它们被称为“猪拱菌”,一般被用来泡药酒或者喂猪。 然而,法国人民乃至整个西方是很难以接受中国“猪拱菌”的设定的。
1995年,《纽约时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松露的入侵》的文章,称由中国流入美国市场的黑松露为“假喜马拉雅块菌”,跟真正的松露区别甚大。
更有趣的是,1900年左右,破解了松露养殖秘密的西方种植户曾经把松露产量提高到让它变成家常食材。后来是因为一战二战对当地种植业的严重破坏,导致松露价格再度飙升。而如今,法国国内大量的松露都源于人工培植的共生树。
总的来说,松露之所以成为餐桌上的“钻石”,不仅是因为它的稀有和珍贵,更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让我们一起品味这颗“地下黄金”的独特魅力,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好时光。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