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派人赴俄,拿到的一手经验,在收台之时能派上大用?

交锋新视野 2024-12-07 13:18:27

目前有消息指出,中方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研究西方对俄罗斯发动的制裁影响。据说,为了获取一手经验,中国也曾派遣代表团前往俄罗斯,与俄相关部门高层沟通交流。而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对于可能随时变动的台海局势,中国早已有所准备。这也意味着,在处理台海问题时,如何从俄罗斯在制裁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中汲取方法显得格外重要。

(俄罗斯央行)

在探讨俄罗斯所面临的严峻制裁时,要先看一组数据,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超过50个国家联合向俄罗斯发起上万项制裁,不仅涉及经济金融,更渗透到能源、科技、军事等各大领域。其背后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削弱其国内经济基础,使之在长期消耗中元气大伤,进而引发内部的不稳定。

然而,早有预料此局的俄罗斯显然并非毫无准备,他们在没开始行动时就已经开始谋划。粮食自给、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这些调整让他们在制裁初期能够稳住阵脚。接下来,俄罗斯更是不断调整策略,尽量降低制裁带来的负面效应。虽然制裁不是儿戏,但俄罗斯应对到现在,成绩还是显而易见的:经济受损但并未崩盘,关键产业仍能自给自足。

(俄罗斯能源)

从俄罗斯的经验可以看出,迎战制裁并非无解之题,只要策略得当,完全可以找寻出一条抗压的生存之道。对于正在观察这一切的中国而言,这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尤其是考虑到台海局势的微妙变化,大陆毫无疑问需要时刻准备着应对任何可能的事态变化。这里就包括,当大陆发起可能的对台行动时,如何抵挡来自外部的压力及其影响。

其实,在我们与俄罗斯的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可以放在台海问题上。9月中旬,为提升海上安全威胁应对能力,中国海警编队,漂洋过海与俄海警进行了联合演习。此次军演主题虽然是应对海上犯罪和救援任务,但在展示海警实力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两国在潜在危机中如何协作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俄海警联合演习)

有人或许会问,这样的合作究竟跟台海问题有多大关系?其实细细品味,当今年的“联合利剑2024B”演习时,中国海警船参与绕岛巡航,就被不少观察家视为一种可能性的测试:未来大陆很可能选择用海警力量,而非直接动用军事力量对台湾施加压力。通过海上封锁策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施压。

(海警绕台巡航)

所以说中俄海警联合演习,其实也是更好的验证了我们海警的实际行动能力,未来也可能在台海派上大用。

总的来说,中俄目前的合作趋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通过这些合作,我们其实也能积累到不少有用的经验。

0 阅读:95
交锋新视野

交锋新视野

尖峰新视野,第一时间解读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