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厚道,天会帮

洞心叔啊 2025-02-04 12:35:36

人们常说:

“短期交往看脾性,一生交往看品行。”一个人的品行只有过关了,他才能走得长远。就像一个厚道的人,慎独做人,善良处世,才能在人生海海之中,走得踏实,走得长久。《红楼梦》里有句话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做人,与其精明,与其机关算尽,不如厚道一些,宽容一点,守住做人底线,做好本职工作,学会自我提升。如此,路才能越走越宽,生活才会越过越好。

01

想要回报,先懂付出

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生活会变得越来越迷茫。有个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外界向一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系统慢慢就会陷入一种混沌而无序的状态里。这就好像一个人如果一直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半点来自外界的能量输入,就好比一直空着肚子,那自然就无法好好过日子了。许多人这一辈子的理念就是要想自己付出,得先给到自己确定的保障。于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一做什么事情,就觉得自己吃了大亏一样。其实,越是主动付出,越是不怕吃亏地努力成长,就越容易早一点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得到之前,先学会给予,回报之前,得学会付出。有了这种心态,就容易养成一种厚道的心态,然后更愿意慷慨大方地付出、成长。其实,一时的吃亏、受苦,甚至是受难,也不要觉得天在惩罚自己,或是吃了多少委屈似的。而是要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然后继续厚道做人做事,如此才能从生活当中真正寻觅到生存的智慧。《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说:“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大道无形,无影无踪,却能暗暗主宰万物。就像一个人唯有保留敬畏之心,厚道做人,才能逐步从中窥见真相,然后走向开窍、开悟。

02

厚道处世,才能滋养人生

厚道的人,起码是不刻薄的。而不刻薄的人,往往是有善念、有善心的人。于是,在人情世故上,这些人也往往会活得更通透,更包容。《道德经》中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厚道做事,易得人心,就像说一些厚道的话,便足以温暖人心。厚道之人,便可滋养人生。反之,刻薄小气之人,一边伤害别人,其实一边也在伤害自己。正如《续小儿语》中说:“残忍刻薄,惹人恨怨”。心地残忍,为人刻薄的人,不单单是在撕毁着别人的体面,其实也是在透支自己的人缘、形象、未来。就像一个人哪怕再厉害,他也比不过团队,没有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路就可能走得坎坎坷坷,甚至是磕磕碰碰,容易被彻底粉碎。

03

厚道之人,天将佑之

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内心的善良,和待人的厚道。”厚道做人,慎独做事,是一切的根本,也可承载鸿德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中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厚道,是万事万物的奥秘之所在,就像善心,是属于一个人的法宝一般。那些为人厚道,一直保留善心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上天的帮助,起码自己的内心是心安的,是坦荡的,是无悔的,是从容的。因此,这样的人,在平时里也会做到慎独做人,善行一切,从而在冥冥之中得到好运的眷顾。明代著名思想家薛瑄曾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人这一辈子,其实是很应该活出一种高级、高贵的气质来的。因为那样,我们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及更加曼妙的未来。起码,自己也能因此感受到境界上升了,日子过得更有奔头了。《菜根谭》说:“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人生海海,决定一个人是否胜败的,并非是一时的利害得失,而在于一个人的品行是否能支撑着自己走得更长远。而厚道之人,便是属于一个人最具说服力,也是最具智慧的人生准则。

0 阅读:16
洞心叔啊

洞心叔啊

洞穿了心,才能清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