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红的故事,我一直想写。
很多人可能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但她又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上海的顶级名媛。唐薇红的人生里有两样事情,比较为人所熟知。一是,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她是礼仪指导。
唐薇红不假思索地说——一个富有的家庭。唐薇红自己回忆年少时光,说自己家里光厨子就养了四个,有人负责做中式点心,有人专做西式点心,还有一个就是主攻各种大菜。说很羡慕姐姐唐瑛,因为成年的姐姐拥有十个衣柜的衣服,每天至少要换三套衣服,根据不同的场合搭配不同的套装。
每次买衣服,都是十双鞋、十件衣服一起买。物质上的富庶以外,唐家在精神层面也是富的。因为唐乃安笃信基督教,所以在唐家,女儿们的地位都非常高,中西式教育全都要接受。唐薇红就读的女中,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震旦女中。唐家的女儿可以说,在当时,都当得起一句“学贯中西”。
其实写唐薇红的时候,我有过片刻犹豫。因为论名气她远不如她的姐姐和陆小曼,论对社会的贡献或者文学艺术上的才华,似乎也和她没太大关系。但最后决定写她,是我喜欢她的人生态度,尤其是面对人生至暗时刻时,她那种乐观与豁达。唐薇红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嫁给了一个富家少爷。但是婆媳不合加上后来夫妻两人解决不好异地生活这个困境,种种的不快乐令唐薇红难以忍受,于是她最终决定从这段婚姻中抽身。这在当年,尤其是还和对方生育了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并不容易。
但是唐薇红就是那么做了。她的第二段婚姻是嫁给浙江有名的大家族庞家的后代庞维谨。这段婚姻没留给旁观者太多资料,很多关于唐薇红的采访里也只是提到两人志趣相投,都喜欢跳舞,以及庞家是真的富过,古玩字画一大堆。
但我猜想唐薇红在这段婚姻里整体上是很快乐的,因为后来特殊时期庞家没落后,唐薇红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支撑着自己的丈夫,前半生什么苦活都没做过的她,盘发热的铁丝,也去做拉链女工,全是那种很辛苦的活,然后用非常非常微薄的收入养着一家人。我记得有在某篇很古早的报刊上看到过相关记载,说那时唐薇红自己都常常吃不饱,但也要省下一点钱,想让患病的丈夫吃上一口他最爱的面包。这里面如果没有一定浓度的爱,做不到这样的。后来丈夫去世,她冒险用两个人都喜欢的跳舞这种方式,偷偷在家里送他最后一程。
我特别喜欢唐薇红的一点是,她知行合一,她说她就是要过得快乐,哪怕只剩一分钱。她也真的这么做,穷也好富也罢,年轻也好,年老也罢,都快乐飞扬地去跳自己最喜欢的舞,把自己最天真活泼美好的一面,大大方方地给这个世界看,绝不把世界让给自己不喜欢的那些生活方式。什么是名媛姿态。
我觉得这就是。这也是我最终决定写唐薇红的原因。一个没有大名气,后来也不富有的女人如何过好自己的后半生,唐薇红就是答案。心态或许不能真的改变什么,但心态至少可以让我们不在已经糟糕的境遇里,一跌再跌。而人生很多事,止跌,即是变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