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两日亮相的俄罗斯苏-57隐身战斗机,以及空军在网络公开发布的五代机歼-35A,此次珠海航展最大惊喜莫过于一直笼罩在神秘面纱下的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
就在几天前,网友们纷纷晒出了红旗-19的官方展板照片,紧接着,官媒和自媒体也争相发布了红旗-19导弹发射车抵达展会的现场照片和视频。至此,这款保密长达10年之久的“保卫京畿弹”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许多人习惯将红旗-19与美国用于末端反导的“萨德”系统相提并论。然而,由于后发优势,红旗-19的性能实际上远超“萨德”,甚至更接近美国仅停留在PPT概念阶段的“萨德增程型”导弹。这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首先,从珠海航展现场红旗-19导弹发射车上六个发射管的尺寸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红旗-19导弹的直径和长度均超过了萨德拦截弹。多年前,央视军事节目中曾播放过疑似红旗-19导弹发射的画面,中部战区空军发布的视频中也曾展示过“拱卫京畿大地”的红旗-19发射场景,这些视频同样印证了红旗-19导弹的尺寸优势。其次,近年来公开的论文和官方文章透露,红旗-19与仍处于保密状态的红旗-26拦截弹所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了新一代推进剂,并且是具备多次点火能力的脉冲固体发动机,这显著提升了导弹在末端的机动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红旗-19采用了二级助推器设计,这与美国规划中的萨德-ER导弹不谋而合,而现役的萨德导弹则仅采用单级助推器。红旗-19导弹的官方展板上,明确指出“作战保护区覆盖范围大”、“突防对抗能力强”,这也是对其性能的有力佐证。美国“萨德”拦截弹的最大射高和射距分别为150公里和200公里。而规划中的“萨德-ER”通过增大一级助推器直径并增加一个二级助推器,据称能够将最大射高和射程提升数倍,使其不仅能够拦截末端弹道导弹,甚至具备对中程弹道导弹进行中段拦截的能力。然而,由于弹体增大,“萨德-ER”导弹发射车的载弹量也从8枚减少至5枚,这一数字甚至不及红旗-19。尽管如此,“萨德-ER”目前仍只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一个改进构想,并未进入实质研发阶段。在珠海航展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红旗-19拦截弹的发射车采用六联装配置,且拦截弹发射筒已呈竖起状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拦截弹并非完全垂直待发,而是与垂直方向保持了一个微小的角度。这可能与该弹采用的冷发射方式有关。在冷发射过程中,导弹首先被高压气体从发射管内推至半空中,随后火箭发动机再点火。发射管的略微倾斜设计可能是为了防止导弹在发动机点火失败时直接坠落到发射车上。相比之下,萨德导弹则采用热发射方式,导弹在发射管内直接点火。若发射失败,导弹将无法离开发射管,自然也就不存在坠落的风险。这一点与红旗-19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目前,关于红旗-19导弹系统配套雷达的具体信息尚未在网络上公开。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电科集团曾展出过一款名为SLC-14的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模型。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上,与萨德系统的AN/TPY-2雷达相似,同样是由卡车拖运的大型相控阵雷达。鉴于AN/TPY-2雷达对弹道导弹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约为4500公里,我们可以推测SLC-14雷达的性能可能与之相近。期待在本次珠海航展上能够见到SLC-14雷达的实物展示。红旗-19的服役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未来可能的弹道导弹攻击方面,已经具备了可靠的拦截手段。目前,全球范围内装备了能够威胁到我国境内的弹道导弹,并对我国构成明确威胁的国家仅有印度和美国。红旗-19的部署不仅能够保卫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若被部署在中国西部边境地区,还能有效拦截印度从其本土和孟加拉湾发射的弹道导弹。这对于战略核打击能力相对有限的印度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震慑。从官方媒体的报道中可以推测,红旗-19反导系统可能已经服役超过10年之久。十余年来,红旗-19部署关键要地,发挥了“拱卫京畿、遮风挡雨”的重大作用,成为国家对外角力的重要支撑保障。如今,该系统能够解密并公开亮相,意味着我军已经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导弹系统。至于这是否是传说中的红旗-26,我们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