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论坛2025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谈及中美经贸关系。
朱民回顾了2018年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他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对中国发起关税和贸易战,导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关税大幅上升,从3.5%攀升至19%以上,这对资本市场信心造成重创,促使许多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尽管如此,中国企业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当前仍维持着每年3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
针对美方最新一轮关税措施,朱民指出,这对中国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如何应对进入美国5000亿美元市场受阻。他认为,中国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应对:
第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朱民强调,中国需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短期冲击和不确定性,这对于增强市场信心非常重要。
第二,推动国内经济结构改革,扩大消费需求。朱民指出,若美国市场的5000亿美元出口难以维持,中国就需要通过促进国内消费来弥补损失。近期,中国已将财政赤字从3%提高至4%,并计划将更多资金投入社保、医疗和教育等领域,以提升消费者信心和收入水平。此外,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他认为,未来应在文化、旅游和体验式经济等方面推动发展,同时通过开放电信、医疗、教育等行业,吸引全球资本和技术。
第三,加强中美沟通,寻求合作空间。朱民表示,中国愿意与美国保持对话,以避免贸易战。中美双方仍有沟通渠道。然而,他同时提醒,特朗普的政策风格难以预测,因此中国需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同时努力寻求最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