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立东
2000年7月,19岁的刘鹤从佳木斯农校毕业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从此她与农民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她已经成长为鹤岗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24年来,虽然工作职务有了变化,但她仍然没有离开农业生产第一线。她领衔创办的“刘鹤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娘家”、农田的“管家”。
立春村有1.1万亩耕地,其中水田9600亩,周长艳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去年又获得了大丰收,种了500亩水稻,打了60多万斤粮。
202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立春村农民周长艳家已经洋溢着过年的气氛。炕桌上摆满了花生、瓜子、糖果、水果,炉子上的开水壶呼呼冒着热气。
“提前拜早年啦!”一进门,刘鹤便大声说道。一屋子人呼啦一下站起来,相互打着招呼,看样子他们跟刘鹤都很熟识。
“水稻卖了吗?”
“卖了卖了。”
“一斤卖多少钱啊?”
“一块三毛六。”
“卖上价了!”
……
一番寒暄后,大家伙围坐在一起,刘鹤给乡亲们做今年的气候趋势预报和分析。
“这几年水稻恶苗病有的地块挺重,用啥药好使呢?”周长艳问。
“防治恶苗病就是要做好种子消毒,目前来看,氰烯菌酯和咪鲜胺类的浸种药剂对恶苗病已经产生抗药性,应更换使用含有甲霜灵成分的种子包衣剂进行拌种后再浸种,这样双保险。”刘鹤答。
有农户问:“水田啥时上水最恰当?”
“在水稻插完秧后就上水,往年5月13日或者5月15日前后都会有一次霜冻天气,不上水岗地就容易出现冻害。”刘鹤说。
“另外,在防治水稻稻飞虱病上,一定要在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用药,不能用限制性农药,对青蛙和泥鳅等水田生物杀伤力太大。”
“可不是嘛,打了这种药青蛙和泥鳅都没了。”乡亲们深有同感。
一上午时间,刘鹤与农户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宽泛,从水稻品种选用说到农药化肥的施用,从秸秆禁烧说到综合利用,从眼前备春耕说到来年种植结构调整。
记者在一旁看着、听着,感受着现场温馨的气氛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农家小屋里格外温暖,欢声笑语溢出屋外,随风飘散。
植保和农业技术推广是刘鹤的老本行,每年的春耕生产和夏锄等农业生产关键时期,都是刘鹤最繁忙的时段。为方便农民来电咨询,她的手机24小时处在“响铃”状态。
“我跟他们关系都不外,他们也不管我方不方便,早上四五点钟和半夜十来点钟给我打电话是常事,人家信任咱,咱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信任。”
刘鹤说话时笑眯眯的眼神流露出的是满满的幸福感、成就感。
近年来,刘鹤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起手机短视频平台推送农业生产技术建议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简便直观,易于接受,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我们的工作除了为市辖区55万亩耕地的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服务,还负责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工作任务。”
24年来,刘鹤始终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植保工作一线,先后被评为鹤岗市特等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为了弘扬刘鹤劳模精神,2021年,刘鹤所在单位成立了“刘鹤劳模创新工作室”,后被市总工会授予“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运行三年来,工作室每年推广农业技术15项以上,推广面积达到1200万亩次以上,累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通过给农民朋友送技术,提升了农民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如今,刘鹤和她的工作室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离不开的“娘家人”和“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