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79年,为了掩护战友突围,郑宏余和两名机枪手留下来阻击越军。激战中,两名战友

1979年,为了掩护战友突围,郑宏余和两名机枪手留下来阻击越军。激战中,两名战友已经牺牲,而敌人已经朝他围了过来!   1979年2月17日,一支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快速赶赴前线,拿下虎视眈眈的303高地。   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303高地地利非常重要,越军守备森严,想要夺取绝非易事。此时,年仅20岁的郑宏余正在这支部队的特种连任职。   他从小就对军旅生涯充满憧憬,17岁就主动要求参军,很快就凭着过硬的身手和顽强的毅力进入了陆军这个精锐部队。   尽管年纪不大,但郑宏余已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他曾多次参加过边境驻防和扫荡的行动。部队为此次突袭专门组建了一个"尖刀排",负责先期突破并引路。   当郑宏余得知这一消息时,毫不犹豫地自告奋勇加入其中。郑宏余虽然平日里话不多,但身手了得且胆略过人,是部队公认的中流砥柱。   就这样,郑宏余和其他10余名挑选出来的战士组成了这支冲锋的尖刀排。寂静的丛林中突然响起阵阵脚步声,尖刀排像鬼魅一般消失在黑暗中,开始了他们的绝密任务。   一开始,行动进展顺利。尖刀排小心翼翼地穿过重重防线,打晕了不少越军哨兵。可就在距离303高地不足2公里时,一伙越军游击队突然从侧翼发起猛攻,双方在黑暗中展开了枪林弹雨般的恶战。   炮火硝烟弥漫开来,伤亡不断增加。尖刀排阻击得好不容易才勉强摆脱了围堵,但仅剩的几人已形单影只。   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发现被越军包围了,继续前进等于自投罗网,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得撤退。正在此关键时刻,郑宏余和另外两名机枪手主动申请留下来,为战友们的安全撤离提供火力掩护。   "你们赶快撤吧,我们在这顶住!"面对战友的劝阻,郑宏余斩钉截铁地说。黑暗中枪声大作,伴随着炮火的炙热余威扑面而来。   郑宏余、强子山和田茂生三人迅速选好防守阵地,用机枪疯狂扫射压制着越军的进攻。越军围攻得越来越猛,但郑宏余等人始终是稳如磐石,一次次阻击住越军的猛攻。   可是不知何时起,炮火忽然集中到了强子山和田茂生的方向,三人的钳形集火陡然被打破了。   郑宏余急忙转移阵地,想要掩护另外两个机枪手,但他们双双中弹阵亡,只剩郑宏余一人继续与越军周旋。   一人对抗整个越军大队,这根本就是场不公平的战斗。郑宏余麻利地在丛林中变换着阵地,时而突然射出一阵猛火,时而销声匿迹让越军扑了个空。   可是子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所剩无几,身上也中了几处枪伤,鲜血不住地往外冒。越军也渐渐逼近了郑宏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远处竟然传来了脚步声。   郑宏余一个翻滚藏到背后,只见一名年轻士兵在黑暗中手持枪支摸索前行,显然是在迷路。郑宏余小心翼翼地招呼道,生怕惊动了附近的越军。   这名年轻士兵显然也被郑宏余身上的血迹吓了一跳,但随即便明白了局势的严峻。原来,他就是那天不小心与主力部队走散的李西安。   郑宏余和李西安合作无间,配合默契,几次成功尔脱离了越军的重重包围圈。郑宏余也将最后的子弹和弹药分给了李西安。   就这样,两人像鬼魅一般时隐时现,给予越军重创后迅速隐蔽,终于在第四天黎明时分,冲出了最后的包围圈,与已占领303高地的主力部队会师了。   郑宏余的英勇事迹很快在部队中传开,无人不为之震撼。他一个人奋勇抵抗了整整四昼夜,多次避开重重包围圈,最终全身而退。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他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坚定了无数人的信念,让他们勇敢地战斗在那条备受艰辛的前线之上。 参考来源:郑宏余个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