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速递丨姜鹏代表在开放团组会议上科普“中国天眼”成果

新华社 2024-03-06 23:15:34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骆飞、许可

“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中国天眼’FAST在国际同类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科学优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6日说。

当日,贵州代表团在北京驻地举行开放团组会议活动,65家中外媒体的120多名记者现场听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后,6位贵州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提问。

姜鹏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果。

“我们发现了一颗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它的轨道周期只有53分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姜鹏说,这项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这颗星非常罕见地处在从“红背蜘蛛”系统向“黑寡妇”系统转变的临界状态。

姜鹏用了一个更通俗的比喻:这就好比蝴蝶是通过茧蛹演化而来,大家通过观察可以验证这一过程。“中国天眼”的观测,相当于是捕捉到了“破茧成蝶”的过程,让一种理论得到了证实。

“另外,我们向全球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共有41741个。”他说,“未来五年,我们期待将这个数字拓展到10万个以上。这对我们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姜鹏还介绍了另一项观测成果:在对距离地球2.8亿光年外的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的观测中,发现了一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如此稀薄的气体为什么能够如此长久地存在?按道理它早就应该被宇宙的紫外背景辐射电离掉了,现有的理论还很难解释。”

“如果说一个理论科学家最得意的事情是找到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观测现象,那么一个观测科学家最得意的事情是发现一种现象,不能被现有理论所解释。这个发现的意义就在于此。”他说。

姜鹏表示,面向未来,他和团队正在积极筹备望远镜相关核心技术的攻坚工作。其中两台天线台址工程已经开工。“我们也想借此力争把贵州省建设成为世界天文研究中心,再为贵州打造一张靓丽的科技名片。”他说。(完)

0 阅读:18

新华社

简介:新闻信息资源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