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与信息化应用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县域医共体通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以及降低医疗成本。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流程得到优化,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对提高医共体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对2024年至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初步实现了医疗数据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但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成效东西部地区有明显差异。”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王昆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2023年,农工党青海省委分别前往青海省藏医院、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海东市乐都区、西宁市湟中区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加强疾控和医疗服务布局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研究”“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等专题调研,力求掌握实情、找准难点、疏通堵点,为推动青海的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提供参考意见。
王昆委员表示,东西部地区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大;信息系统集成度低,数据共享与交换难度大;医疗数据采集效率低,基层卫生机构负担重等问题依然是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
对此,王昆委员建议:
强化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以整合县域医共体现有信息化平台为目的,加强对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统一规范各类数据接口,推动各地区、各县域医共体之间的平衡发展,确保各地区、各县域医共体之间的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统筹建设县、乡、村、社区医共体成员单位,纵深开展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加强标准推广与应用,鼓励更多医共体成员单位参与信息共享。
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针对县域面积、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差异过大的部分县域采取差异化政策,尤其是我国地理人口分界线以西的县域医共体,制约条件较多,县域自身财政不足以支持信息化投入,出台信息化项目时予以差异化区别,个别项目可以作为长期性项目给予分阶段实施。
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强化数据安全。有针对性地开展县域医共体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培训,建立信息质量与准确性保障机制。通过制度规范和技术手段,确保共享信息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措施,保障患者信息的合法权益,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人民网记者杨启红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