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到福耀集团找工作。曹德旺只看了一眼他的简历,不屑地说:“你去锅炉车间吧,拉板车!”然后连简历都扔进了垃圾桶。然而,这个年轻人果然去了锅炉车间,拉板车整整七年。 (来源:中国网资讯 2024.03.08) 这个人就是陈居里,面对这个超乎寻常的安排,陈居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于是他开启了自己在锅炉车间的工作生涯,每天他都要在像火烤的车间里,拉动沉重的板车,将玻璃从一处运送到另一处。这种体力劳动对一位学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陈居里也面临着来自家人的不解和劝阻。 他的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位北航的优秀毕业生,会甘心于在一家普通玻璃厂从事这种基层工作。 他们觉得陈居里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为什么要来卖苦力气,这纯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但陈居里并不在意这些,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锅炉车间陈居里不仅要面对艰苦的工作,还要适应与普通工人相处的环境。起初,他们对这位大学生的加入表现出好奇和戒备。 但是陈居里以自己的诚实和勤恳,逐渐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他乐于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见解,渐渐融入这个集体。 就这样陈居里在车间里磨砺自我,他不仅掌握了高效率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亲身实践,深刻理解了基层工作对于整个企业运营的重要性。 这种宝贵的经验,将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果不其然陈居里的勤奋和才智终于引起了公司上层的关注,他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卓越的表现,最终获得了副总裁的宝贵职位。 陈居里最一开始就将重心放在了开拓海外市场上。 经过多年积累,他既有经验又有人脉,所以在海外销售的路上也很得心应手。 福耀玻璃的产品在他的带领下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福耀玻璃优质的产品和独特的技术很快赢得了海外市场的青睐,使企业的声誉扬威国际。就这样陈居里将这家民营企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事业有成后的陈居里,依旧时常回到锅炉车间,那个阴暗、嘈杂的地方已经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起点和重要纽带。 看着曾经的工友们,陈居里总是谦逊有加,并诚挚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他说每个人都应该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用自己的双手去铺垫梦想,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正是有了在锅炉车间七年的磨练,陈居里才能真正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而主持大局。 曹德旺之所以对陈居里青睐有加,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 在曹德旺眼中,天生的才华固然宝贵,但真正能担当大任的,必须是经过磨砺的人。 因此,他不仅亲自将陈居里派到锅炉车间,就连自己的大儿子曹晖也曾在基层磨练过六年。这种传统正是福耀玻璃能够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