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80年,沈阳妇女黄淑珍带着3斤黄金来银行兑换,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来,她拿来的

1980年,沈阳妇女黄淑珍带着3斤黄金来银行兑换,工作人员一眼就看出来,她拿来的是纯度很高的工业黄金,赶紧报警把她抓起来。   (来源:白水检察——1980年,沈阳妇女带3斤黄金去银行,竟牵出19年前轰动全国的大案)   1980年国家上调了黄金白银的收购价格,这无疑给了男人关庆昌暴富的机会,他立即让黄淑珍带着3斤黄金先行出手,结果黄淑珍在银行被逮捕。   就这样隐藏了整整19年的盗窃案被彻底破获,经过审讯黄淑珍交代了关庆昌当年盗窃的全部经过,警方最终将二人缉拿归案,并将赃款缴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这黄金到底从何而来?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当年严峻的粮食危机,中国政府下令从民间收集黄金白银,冶炼提纯后用于从国外换取急需的粮食。   这项重要任务落在了沈阳造币厂的肩上,作为国内造币史上的先驱,沈阳造币厂不仅拥有百年铸币传统,设备工艺也相对先进。   不过在执行这项高度机密的任务时,沈阳造币厂的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疏漏。   未经冶炼的黄金白银随意放着,即便是已完成提纯的成品,也仅仅是放置在仓库里。   可以说,造币厂对"内贼"的防范工作几乎是全无,除了依靠员工的道德操守外,再无其他防线。   这正好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关庆昌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造币厂生产科的科长,贪婪、伪善、阴险的性格在他身上表露无遗。一旦发现金银冶炼的庞大"财富",他理所当然地起了贪婪的心思。   起初关庆昌只是怂恿妻子黄淑珍顺手牵点金子回家,黄淑珍对丈夫言听计从,经常利用工作之便,偷拿一些金渣金耳环回家。   尽管数量不多但也积攒了近一斤重的金子,然而对于贪婪的关庆昌来说,这点儿财富根本无法满足他,他想要一夜暴富,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就这样盗窃计划在关庆昌的脑海里慢慢酝酿成型。   他先是让黄淑珍打入包装车间,借故与那里的女工们攀谈,打探黄金存放的具体位置。   黄淑珍很快就获悉,黄金被装箱后暂时存放在一处临时仓库中,关庆昌获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当周六晚上就行动,因为那时工人大多已经下班休息,工厂人手相对较少,盗窃风险最小。   1961年3月18日夜里,关庆昌回到办公室取了作案工具,趁着夜色来到暗无人烟的临时仓库。   根据黄淑珍提供的信息他很快就找到了存放黄金的木箱。   他用羊角锤撬开箱盖,取出两块重约800两的黄金锭,用绳索穿在脖子上,背着沉甸甸的重量外出,那天正下着雨,他身穿宽大的雨衣,将犯罪证据完美掩盖。   回到家中关庆昌将黄金交给了妻子。   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匆匆忙忙又赶往附近的歌舞厅,在那里"露了一手",以造成他在那个时间段曾在场的假象。   第二天一早,造币厂工人发现黄金被盗,震惊之余立即报了警,然而尽管有诸多罪证指向关庆昌,他依旧用"不在场证据"为自己开脱,让警方一筹莫展。   关庆昌的父亲在得知儿子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后,受到了沉重打击,日渐憔悴,最终含恨去世。   而关庆昌一家的生活也因此陷入了矛盾重重的泥淖,家庭关系一度十分紧张,虽然十几年过去,也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   贪婪却使他失去了一切,最终在狱中度过余生。这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教训,让人们懂得了君子爱财,取之需有正当途径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