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收复老山的战斗中,陈洪远在与连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只身闯入敌阵地,毙敌十六人和一条军犬。身负重伤后他与三名战友坚持四天三夜。 时至今日陈洪远虽已退役,但那种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依旧熊熊燃烧,而他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姿仿佛也从没退却。 入伍后陈洪远刻苦训练,勤恳上进,短短两年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1982年义务兵役期满,很多战友选择回到家乡生活。 但陈洪远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留队,部队生活已成为了他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家园。 1984年中越边境地区爆发战争,威胁到了云南地区的安全稳定。时任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的老战士们纷纷请缨出征,年轻的陈洪远也在这支英勇部队之列。 4月28日老山战役打响,陈洪远所在的14军40师接到前线增援命令。 根据作战计划陈洪远的188团1营负责敌后突袭,山高路陡行军艰难,突击队伍不幸遭到了越军的炮火袭击,成员被迫分散。 陈洪远临危不乱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勇气,独自冲进了敌阵。他像一头凶猛的雄狮,在阵地上穿梭猎杀,用枪林弹雨写就了一曲曲悲壮的生死战歌。 几个小时内,陈洪远一人就端掉了越军一个连指挥部,杀伤敌人达16人,其中还包括一条敌人的军犬。 他没有丝毫退缩,即使在遭到重伤后,仍然咬牙坚持战斗。直到发现了三名伤员,才艰难地撤离到阵地。 陈洪远这壮举震惊了全军,他被誉为"孤胆英雄",成为当代最杰出的战斗英模。 越军何许人也?战前总是极尽自夸,宣称自己是"强国"。 可面对陈洪远这等孤身犯重围的猛将,他们却只能被杀得溃不成军,事实说明,越军根本无法与我们伟大的人民军队相提并论。 解放军将士能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视死如归。而越军则由于缺乏这种高尚的献身精神,注定会在中越战争中遭受惨败。 英雄的身影不应只留存在战场。战后的陈洪远,在全国各地广为人民群众传颂自己的战斗经历。 尽管仅有一只正常的眼睛,但他仍然满怀激情,奔走于祖国各地,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英勇事迹。 每一次报告结束后,总有无数人向他表示敬佩之情,并踊跃报名参军。 正是陈洪远这种"传播英雄故事,播撒英雄种子"的坚持,让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树立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生活中的陈洪远,也谦逊谨慎,不摆任何架子,他拒绝特权无论担任何种职务,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有时甚至会掉进臭水沟。家人常劝他要接受车辆接送,可他总是婉言谢绝。 在他身上我们真真正正看到了什么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