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郑州一91岁老人在生日宴上说胡话,女儿听后吓得当晚就报案,老爷子到底说了什么话让自己的女儿不惜报警处理? 血染战袍的长征岁月远去,但那些曾经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却永远镌刻在民族的史册之中。 然而生活的艰辛和战争年代的苦难往往使人性朴实,即便是当年的英烈豪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选择了隐姓埋名,将自己的光荣事迹埋藏于心底。 朱柯信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如果不是在91岁的生日宴上无意中说漏了嘴,恐怕众人永远也不会知晓他曾是一位杀敌无数的抗日勇士。 1938年,17岁的他毅然加入了军队,庆幸的是凭借出色的天资,他很快就被编入了王牌部队,朱柯信被派往了最前线。 残酷的环境对于新兵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但朱柯信却在一次次生死搏杀中幸存下来,他英勇好战的表现也让他很快就成为了连队的骨干。 就这样朱柯信一路战斗到了1941年郑州保卫战的爆发。 此战对于年仅十九岁的朱柯信来说无疑是最为残酷的一次。由于事发突然,蒋介石也是临时拨调了13军前往增援。 可谁料到,守卫重镇郑州的我军却遭到了日军猛烈的攻击。装备陈旧的朱柯信和战友们根本难以抵挡敌人的火力,在短短两天内郑州就被攻陷。 我军不得不向外撤退,并很快发起了反攻,整整20多个小时,朱柯信都在城内与日军展开了巷战。 枪支子弹的掩护下,双方最终不得不拼上了肉搏战,可朱柯信还是在白刃战中身中16刀,当场昏迷。 幸运的是,朱柯信最终在战地医院醒了过来。可伤势实在过于严重,朱柯信只能遗憾地离开战场,退伍回乡。 退伍后的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支援抗日的工作中。不管是筹粮筹款,还是护送军队,朱柯信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直到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此后的七十多年,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操持家务,朱柯信都像普通人一样淡泊名利。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看似寻常的老农其实经历过那样光荣的岁月。 直到91岁的生日宴上,酒醉时他无意中讲起了当年的战事,他嘴里嘟囔自己杀了很多人,让朱柯信的儿女们惊愕不已。 朱柯信的儿女们便慌忙报警,希望警方可以协助查清真相。凭借一些残留的线索,警方终于确认了朱柯信的身份,接着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也前来探访。 朱柯信这位曾经杀敌无数的英雄选择了隐姓埋名,或许正是他们这一代人朴实无华的品质,才让英勇的事迹不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