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画家启功的妻子病逝。临终前,妻子对启功说后院藏有宝贝,启功按照她说的位置一直挖,结果挖到一口大缸,里面有3个大麻袋。打开一看,启功嚎啕大哭。 章宝琛离世后,启功一直孤身独居,当亲朋好友让他再婚,他却断然拒绝,他说心里只容得下宝琛一个人,再也不会有其他女子能留在身边伴侍他。 对于宝琛,他是刻骨铭心的眷恋,是一往情深的至死不渝。 有人问起,文化程度悬殊,家世出身迥异,章宝琛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启功如此钟情终生? 答案是缘分和品德。 章宝琛不是美艳绝世的佳人,也非翩翩风度的才女,但她一生的贤惠品德和无私付出,铸就了两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姻缘。 启功家世显赫,乃清朝皇室后裔,到了说亲的年纪对方是章宝琛,一位出身寒微、家贫如洗的姑娘,新娘子初见面就给启功留下羞怯贤淑的好印象,令人怜惜的是她母亡孤苦,弟弟也要寄人篱下相依为命。 婚后不久启功便意识到妻子一身的美德——温婉贤惠,勤俭持家,毋庸置辞。 婆家里的母姑年迈体弱,性情也有些古怪,章宝琛却从不反抗。启功固然文化高雅,偶尔性子暴躁时,章宝琛也总是体贴入微,给他穿脱梳洗,为他添饭续水。 看着妻子这样启功对她由疏渐生亲热之心。而章宝琛在艰难年月里的贫贱不移,更令启功对她刮目相看。 抗战年代启功一度沦为失业,章宝琛带着几幅字画上街叫卖,衣衫打了满身的雪霜。 眼见爱妻如此操劳,启功泪流满面,战后生活虽略有回暖,家中仍是拮据。章宝琛时常将储备的首饰典当换钱,为启功购书添置学习资料。 偌大个世家竟沦落到这般田地全靠妻子默默支撑。 后来动荡年代,章宝琛用报纸层层包裹宝贵的字画收藏,埋在后院的深坑里。能够悉心保存丈夫毕生心血,真是情深义重。 章宝琛撒手人世后,启功含泪挖开她指引的地方,发现竟是他一生的珍藏之作,全部被妻子精心保护,分毫未损。 婚姻大多建立在利益和门当户对的基础上,但真正长久而美好的爱情,往往来源于两个人的心与心的契合。 缘分使启功与章宝琛成为夫妻,而日后的相扶持、同甘苦、相互欣赏和宝贵的人生阅历,才让这段感情变得如此醇厚动人。 他们的爱情蕴含着太多东西:对彼此的体谅和包容、在磨难中彼此鼓励、对家人的责任和恩情、甚至生死与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