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能源独立”,这词听起来是不是特官方?它背后的意义其实和咱们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相关。这几年,全球局势动荡不安,俄乌冲突更是让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能源安全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
毕竟,谁都不想在关键时刻被别人掣肘,对吧?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可问题是,咱们自己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2022年,中国石油的进口比例达到了72%,天然气的进口比例也达到了45%。这就好比,你家里的米缸有一大半的米都是从别人家买的,这心里能踏实吗?
为了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能源转型路径。其中,核电就被寄予厚望,成了这场能源变革中的“关键先生”。
信源:环球网2024年4月15日《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的核电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中国也暂停了新核电项目的审批。但是,形势瞬息万变,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中国自身能源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核电的战略地位再次凸显。
2015年之后,中国核电建设开始“重启”,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目前,中国的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容量都是全球第一。

2023年,中国的核电发电量大概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高,但你要知道,每一座核电站都是个庞然大物,其发电量可不是一般火电站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核电的发展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上的增长,更注重质量和技术的提升。
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不仅在安全性上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打开了局面,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比如,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站项目,用的就是中国的“华龙一号”技术,这是“华龙一号”第一次在海外建设,也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正式迈向国际市场。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核电的发展呢?
说白了,就是看中了核电的几大优势。

在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一座百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能减少大约6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相当于种了1。6亿棵树的效果。
火电站的碳排放量很大,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小。

与风电、光伏等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新能源相比,核电的优势在于其稳定可靠的电力输出。
核电站一旦开始运行,就能全天候提供电力,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这一点在应对极端天气、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尤为重要。
比如,在2023年夏季,中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电力负荷屡创新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电荒”。而核电站凭借其稳定的电力输出,在保障电力供应、稳定社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电是高科技的产物,其建设和运营涉及到众多领域的技术创新。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不仅提升了核电的安全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
例如,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了85%,这意味着中国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能力,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度依赖进口。

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核电也是一样。
尽管核电在清洁、高效、稳定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公众接受度问题也不容忽视。
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至今仍让核电行业感到阴霾未散。这次事故不仅给日本带来了重大损失,也让全球开始重新思考核电的安全问题,反核的声音一度升高。

在中国,虽然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都执行着严格的安全标准,安全运行记录良好,但公众对核电的担忧依然存在。
中国核电要想在安全和信任方面取得进展,还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一方面,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严格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不出任何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公开透明,积极回应公众关切,让公众了解核电的真相,消除误解和恐惧,构建起对中国核电的信任。
中国大力发展核电主要是因为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考虑。
但核电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走出一条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核电的发展,既是一场能源革命,也是一场科技革命,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豪赌”。
中国核电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国内市场,更要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中国实力。
近年来,中国核电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项目为例,该项目是中国“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也是中巴两国在核能领域的旗舰合作项目。

该项目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也为中国核电技术和标准走出国门树立了典范。
除了巴基斯坦,中国还跟阿根廷、英国、法国等国家签了核电合作协议,一起推动全球核电的发展。
中国核电的“走出去”,不仅是市场开拓的需要,也是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
通过技术输出、标准输出、管理输出,中国核电正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谈论核电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核电并非解决所有能源问题的“万能钥匙”。在构建未来的清洁能源体系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能源结构,而核电只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虽然受天气影响较大,但其发展潜力巨大,成本也在不断下降,未来将在能源转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不应是核电与其他清洁能源之间的“零和博弈”,而应该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抽水蓄能、储能电池等技术,来弥补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构建起更加灵活、可靠的电力系统。
此外,也要注重发展氢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核电的发展,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生态环境保护,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福祉。
中国核电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创新驱动,努力建设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核电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核电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人类探索清洁能源、建设美好家园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早饭
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和国外能源的制约。要自力更生。
刘072016 回复 12-10 20:41
为了打仗 战争时期存活率最高的电厂 乌克兰除了核电站还有啥电站
用户14xxx64
中国准备将石油换成电力
晨风
擎天柱就在中国,实锤了,因为他们汽车人要充电,现在满大街跑的电车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好多多
中国现代用煤发电占发电六成以上,要彻底摆脱用煤发电,必须建核电站,在不断开发新技术核电领域,在不远将来核电将会在航天.及民用方面,对国防和民用重大好处,经过技术升级核电领域,将来就像自来水一样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金黄的蛋卷
小太阳呢
用户10xxx11
能不能讲电能集束,射向天空,在天空建立反向引导站,反转地面设备,形成电磁护罩。
用户10xxx58
海水提铀如能发展成熟,成功啇业化生产,钍基盐融电站能发展到大规模投产,新能源就会以核电为主,辅以光伏、风电及地热发电,我国就将彻底摆脱从外国进口能源的日子了。
重庆-草帽王
能源必须自主[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0xxx55
中国不缺电,但北方很缺水。南水北调工程要充分利用,电力充足时就全力调水。建什么抽水蓄能电站?有多大用?浪费资源!
鸿蒙NEXT尝鲜用户 回复 01-19 13:03
无知者无畏!抽水蓄能电站,是为了避免晚上多发的电白白浪费掉!晚上电用不掉,用电抽水。白天放水发电!不懂不要瞎说,以免让人笑话!
流浪歌手的情人
主要是能提高GDP,
用户29xxx56
沿海核隔离带
与狼共舞
石油目前还摆脱不了,它不仅仅是能源,还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和工业原材料。
Arsen 回复 01-04 13:04
可以摆脱,石油用作燃料的比例高达60%以上,汽车全部转为新能源后,自产原油足以满足化工需求。当然以后化工需求也会增加,所以中国石油需求呈现缓慢下降的情况,未来进口石油控制在50%以下就是安全的
牛排西施
援助越南,[笑着哭]便宜卖给他们[笑着哭]
鸿蒙NEXT尝鲜用户
中国在夏天最热的两三个月,总会有局部地区因为缺电而拉闸限电!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生活用电需求增长比较快!尤其是电动汽车供电需求增长非常快!所以,说中国不缺电,是个人见解,并不准确!中国加速建核电站,有几个原因:一是核电技术世界领先,安全风险很小。二是中国的铀资源储备充足,完全满足军事用铀和核电站用铀需求!三是节能减排!核电算是清洁能源,多建核电站,就可以少用化石能源,减少石油进口,避免被西方国家卡脖子!
雪儿
因为核电站在关健时刻可以当武器使用
我勒个去
但是核电发电只占5%你怎么解,资金和技术的双重限制无法打破。
健康在,希望就在 回复 01-12 16:32
💵💵这种重技术和重资产电厂🎇只能眼下多建几个💵毕竟回报周期🔁太长了🐸核心技术部件都是进口回来安装✈️
鸿蒙NEXT尝鲜用户 回复 01-19 12:59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最近两年,中国每年批准10个核电机组!持续十年,再看看占比!
hiker
俄罗斯与美国握手,你就没有石油天然气粮食
鹏飞程万里
中国应该注重氢能发电,核电适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