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赵忠祥去捡漏,相中一根明代玉管,估值2万,但是赵忠祥问摊主:“100元卖不卖?”摊主原本不肯卖,老赵说了一句话,吓得摊主赶紧成交! 收藏早已成为赵忠祥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他对古玩了如指掌,拥有独到的鉴赏眼光,借助于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他对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物总能准确评判价值。 赵忠祥的私人收藏室堪称艺术品的宝库,珍品琳琅满目、万钟难求,每一件都凝聚着他无尽的心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赵忠祥视收藏远非单纯的爱好,而是一种对古人智慧的最大致敬。 在他眼中,每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动人的历史,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传承着祖先的精神财富。 因此,他总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对待每件藏品,用自己的方式向过往文明献上最高敬意。 凭借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运气,赵忠祥曾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上捡获一件明代玉管的"大漏"。 那天他与马未都相约逛古玩市场,不期而遇这枚色泽温润、形制精巧的翡翠古董。赵忠祥一眼就看出它的非同凡响,遂与摊贩斗起了智慧。 他先是装作不经意,质疑摊主两万元的天价;后说什么一百元就一百元。面对如此钻牛角尖的讨价还价,摊主终于屈服,以100元低价将玉管转手于赵忠祥。 这枚明朝遗珍后经专家鉴定,确属稀世之宝,不久后赵忠祥以20万元的高价将其转卖,赚取了19万9900元的可观利润。 此事后来在收藏界广为流传,成为一段佳话,见证了赵忠祥敏锐的火眼金睛。 除了亲自寻珍觅宝,赵忠祥在收藏事业上亦殚精竭虑,多年来他一直孜孜以求,汇聚藏品,渐渐地将自己的收藏室发展成为一处文物宝库。 每件珍品被搜罗归来,都是经过赵忠祥缜密甄别、反复鉴别的结果。 他的收藏室不分门类、不分国籍,囊括了瓷器、字画、玉器等中国传统文物,更涵盖了古希腊雕塑、古罗马陶器等外国珍品,可谓博采众长、汲取精华。 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收藏空间,不仅成为了赵忠祥个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一座沟通古今、融汇中外的文化殿堂,为后世保留了珍贵的历史印记。 可以说,赵忠祥将毕生心血都浇注在了收藏事业上。他的目光不仅着眼于藏品本身,更关注藏品所承载的深邃内涵以及艺术之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