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开国中将刘忠衣锦回乡探母,家里却没有母亲的踪影。他和属下急匆匆地跑到

1950年,开国中将刘忠衣锦回乡探母,家里却没有母亲的踪影。他和属下急匆匆地跑到大街上,希望可以寻求到母亲的身影。   作为革命军人献身事业是必要的;但作为儿子,尽孝道更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能够在那个动荡年代保有一颗孝顺之心,刘忠可谓难能可贵。   1929年刘忠加入了上杭县才溪乡的农民武装运动,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虽然母亲文化不高,但她坚定支持儿子从军参加革命,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贡献力量。怀着母亲的殷殷期望,刘忠踏上了革命之路。   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刘忠屡立战功,他曾担任红军侦察科长,率领部队开路先锋,为长征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立功,还获得邓小平"护驾功臣"的美誉。解放战争中,刘忠更是在多场战役中建功立业,成为杰出的将领。   随着新中国成立,多年来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的刘忠,终于有机会踏上家乡之路。   1950年,他决定回到福建上杭老家,好好照顾多年未见的母亲。   可是当他派人前去寻找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的行踪。一些老乡告诉他,母亲恐怕已去世多年,刘忠不敢相信,决定亲自回乡寻母。   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刘忠发现了母亲的身影。   只见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妇人独自蜷缩在墙角。她正向路人乞讨,模样可怜无助。   这一幕令刘忠痛彻心扉,泪流满面,当年的母亲为供他读书而拼尽全力,如今却沦落至此。   原来,自从刘忠参军后,家乡遭到国民党惨重镇压,林连秀不得不颠沛流离躲避。   好不容易等来解放,却等不到儿子归来。生活无依无靠,流落街头成为了孤苦伶仃的乞丐。听完母亲的遭遇,刘忠悔恨交加。   重逢之后刘忠立即将母亲接到身边妥善照料,作为西康军区司令员,他每天都抽出时间陪伴母亲用餐、休息。   有空就带母亲外出游玩,务求让母亲颐养天年。可是,母亲却渐渐厌倦了城里的生活,希望能够回到家乡老家。   母亲的一再坚持,刘忠虽不解但终于应允,他明白年迈的母亲对故乡的情结,只有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才能度过安康晚年。   于是刘忠派人护送母亲回到老家,同时嘱咐乡亲们一定要多多照应。从此,他隔三差五就会去看望母亲,给她寄钱寄物资,并写信问候母亲的近况。   在刘忠的余生中,他始终无法忘怀多年未能孝顺母亲的这段痛心往事。   刘忠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中曲折动荡的岁月,见证了这个国家从满目疮痍到走向振兴的历程。   正是革命先驱者们的杰出贡献,才换来了今日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