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1年,已经饿了3天的唐满洋,趁着夜色率部爬上了美军580.7高地,谁知上面

1951年,已经饿了3天的唐满洋,趁着夜色率部爬上了美军580.7高地,谁知上面一个美军都没有,他一愣怀疑情报有误?   1951年4月,久攻不下的麦克阿瑟被罢黜,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这位新任司令深知,想要扭转战局,必须找到志愿军的软肋。   经过细致分析,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两大特点依此他制定了"磁性战术"——白天主动退却,避开志愿军的夜袭;等到第八天时,志愿军陷入疲惫之际,便发动反击。   同时李奇微还派遣了空降部队,试图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然而,他们却遭遇了一支叱咤战场的劲旅。   面对如此危机,189师团长朱彪当机立断,决定派长唐满洋率领官兵,在敌人立足未稳之时将其歼灭。   唐满洋这名出身贫苦的战斗英雄,从小就遭遇战乱,参加过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枪法,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当接到命令时,唐满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尽管566团已经饿了3天3夜,弹尽粮绝,但他对打败敌人的决心坚定不移。   天色完全黑暗下来之后,唐满洋带领饥肠辘辘的战士们摸向据说美军空降兵所在的580.7高地。   熟悉战术的唐满洋很快嗅到了蹊跷。按理说,这个制高点地理位置极佳,美军应当早就把它占据了。然而侦察员却汇报说,那里连个人影都没有。   唐满洋立刻意识到,敌人一定另有阴谋。   他迅速下令让侦察员在附近彻底排查,果不其然美军空降兵并没有占领580.7高地,而是分散驻扎在三座相距较远的小山头上,正在加紧修筑工事。   原来美军是故意撤离580.7高地,设下一个伏击圈,等待志愿军上钩。一旦占领这里,就会受到敌人的360度包围攻击。不过美军显然低估了志愿军的智慧。   唐满洋权衡利弊后,决定出其不意,突袭其中一处美军阵地。他选中了一座地理位置比较孤立的小山头,既可避开被夹击的风险,又可迅速解决战斗。   黑夜笼罩下的山头,美军岗哨渐次熄灭灯火,只剩下零星几处。   唐满洋带着精锐爬上山腰,发现大部分美国士兵竟然已经睡着了。他们躺在睡袋里,毫无戒备,就连盯哨的人也打起了盹。   唐满洋决定打一个措手不及,他端起手枪对准最近的一个睡袋就是一枪,枪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一个营地指挥官就这样倒在了睡袋里。   枪声惊动了整个山头,美军哗啦啦从睡袋里爬出来,手忙脚乱去摸武器。但为时已晚,唐满洋的战士们已将他们团团包围,大部分美军举起了白旗。   唐满洋的这次壮举,彻底粉碎了美军的伏击阴谋,为志愿军后来的反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李奇微的"磁性战术"也由此受阻。   而由于部队的英勇表现,566团的全军最终也顺利撤离了战场。   唐满洋和他的战友们,永远是光荣的、值得尊敬的和平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