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病初愈的陈赓来到朝鲜战场,接替彭德怀的工作,结果刚到朝鲜没几天,陈赓就联名宋时轮向中央告彭德怀的状。毛主席收到陈赓的“告状”电报后,当场下达命令:“让彭德怀速速回国!”当时陈赓到底告了彭德怀什么状呢? 一九五二年四月,彭德怀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朝鲜战场。接替他负责指挥作战的,是同样经验丰富的陈赓将军。 与彭德怀相比,陈赓将军作风稳健谨慎,思维缜密,处理作战问题更加循序渐进。 他到任后即采用猫耳洞地下工事的新战术,大大增强了志愿军的防御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后续作战奠定了基础。 而就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彭德怀负责作战指挥,之所以被要求退出,这其中还有陈赓和宋时轮告状的影响。 这又是为何? 战火纷飞,硝烟漫天一九五零,局势骤变,朝鲜半岛陷入炮火硝烟之中。朝鲜人民军在国内战火的推动下,主动向北线推进,企图统一半岛。 然而美国方面对此毫不袖手旁观,迅速出兵朝鲜,并在仁川地区登陆,扭转了战局。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战火直逼中朝边境,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最终作出了援助朝鲜的决定。 彼时,中国刚刚结束了长期的内战,国力尚未完全恢复,武器装备更是远远落后于美军。 出兵援朝可谓是水深火热,风险重重。但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别无选择,只有勇敢面对。 此时毛泽东将军英明的决策是,亲自挑选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率部入朝作战。 彭德怀作战才能出众,在解放战争期间屡建奇功,是当之无愧的人选。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日,彭德怀率领人民志愿军压境入朝,同志联军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在朝鲜战场阻击联军的同时,彭德怀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长期的高强度作战,加上简陋残破的生存环境,令他的旧疾复发。头顶上更是突然长出了一个肿瘤,时常作痛。 虽然身边士兵不断劝说,陈赓、宋时轮接连过来劝说,彭德怀仍然视若无睹,咬牙坚持指挥作战。 直到肿瘤越长越大,中央决策层不得不下令,命令彭德怀速返国内,接受治疗休养。 康复后彭德怀一心只想回到朝鲜战场,与陈赓并肩作战,亲自督战直至打败美军。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下,在周恩来总理的劝说下,彭德怀不得不服从命令,留在北京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事务。 尽管被重新安排在国内工作,但彭德怀对中国军队的建设和朝鲜战事并没有疏离。他时刻关注着战场的进展,指导陈赓采取正确的战术战略。 凭借彭德怀的经验和陈赓的智谋,志愿军最终在一九五三年迫使联军接受停战协议,结束了这场战争。 彭德怀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军队战士,也是一代出色的军事指挥家。他对朝鲜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国防军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国家和人民永远铭记着这位英雄将领的丰功伟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