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贺龙元帅之子贺鹏飞,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葬礼上,85岁的母亲薛明,盯着遗体发呆,哽咽着重复说着一句话。 在贺龙的言传身教下,贺鹏飞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脚踏实地的品质,贺龙坚持不让其保送哈工大,而是要求贺鹏飞靠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 就这样,贺鹏飞经过一次复读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清华大学。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贺鹏飞并未一帆风顺。 改革运动中贺鹏飞和妹妹被迫离开校园,隐姓埋名在货船上做普通工人,漂泊流离多年,直到周恩来总理出面,他们才得以重返学校。 磨砺之后贺鹏飞于1977年加入军队,开启了为国效力的崭新征程。 他在部队建树良多,迅速升任总装备部长等重要职务,不仅亲力亲为检查国内外竞标的各型号军备,而且主导引进乌克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等重大装备的采购工作。 1992年贺鹏飞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出任副司令员一职。 他继承了父亲贺龙元帅的遗愿,全力以赴推进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改革。在他的主持下,海军航空兵、潜艇部队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贺鹏飞清楚认识到,中国要走向强盛复兴之路,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正如父辈曾经引领陆军的胜利一般,海军现代化也是祖国大振兴的关键所在。 为实现这一夙愿贺鹏飞呕心沥血、孜孜以求,他分内分外操劳,经常深夜加班批阅工作文件,就连病重时他也坚持不下火线,直至体力不支方才勉强歇息。 2001年3月,贺鹏飞突发心脏病离世,时年仅55岁。 贺鹏飞离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全国人民。 母亲薛明闻讯后悲恸欲绝,在儿子的追悼会上,她盯着遗体哽咽道,父子俩太狠心,离她早早的去了,现场无不潸然泪下。 薛明的痛彻心扉确实可以理解。中年丧夫,老来丧子,然而她也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而感到无上的骄傲和自豪。 贺龙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毕生心血。他以"神兵"之勇、"活龙"之威扬名天下。可谓是烽火辉煌的一代人。 而贺鹏飞则是这段光荣革命事业的最佳传人。 他在父亲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革命儿郎。尽管背负重托、举步维艰,但贺鹏飞仍然矢志不渝地为祖国的腾飞奋斗。 正是这份浩然家国情怀和革命意志,铸就了他们不朽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