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八路军缴获两挺机枪,却苦于没子弹,就在战士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农民赶

1943年,八路军缴获两挺机枪,却苦于没子弹,就在战士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农民赶着粪车,嘿嘿笑道:“别嫌臭,这里面全是子弹!”   这个农民名叫张士钊,他弄出的这批子弹为八路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抗战大局渐趋向好。   当八路军想要给予他应有的嘉奖时,他却一口回绝,并拒绝接受任何荣誉。所以他是怎样顺利把这批子弹偷出来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由于装备落后、武器短缺,我们的抗战力量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1943年,八路军在与日军作战时,幸运地缴获了两挺性能优良的日军重机枪。这对于长期装备陈旧的八路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然而喜忧参半之际,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这种先进的重机枪所用的7.7毫米子弹,在国内根本无法生产。   没有弹药的枪支就如同武器库里的摆设,对于抗击日军无疑是一支空枪。   八路军战士个个面色凝重,弹尽粮绝如何与敌人周旋?形势看似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农民揭开了乌云,拯救了燃眉之急。   他就是徐州本地人张士钊。   一次八路军联络部长廉纯一向自己的老友张士钊吐露了口惜,说如果能够从日军手中弄到一些弹药就好了。   作为一名爱国民族的热血儿郎,张士钊深知此时已是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哪里还顾得上那些个人的安危,他立即对廉纯一说交给他。   张士钊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杜全德商议对策,原来在日军驻守的徐州城里,二人早就窥视到一处军火库的漏洞——个不起眼的狗洞。   他们决定乘虚而入,偷取军火库中的子弹。   夜色笼罩之时,张士钊和杜全德潜入狗洞,踩着重兵把守的军火库边缘。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军火库里摸索,生怕惊动了敌人就前功尽弃。   就在这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二人竟然顺利地取得了13箱子弹,共计近2万发。   虽然收获颇丰,但接下来如何安全运输就成了一大难题。   经过再三商议,张士钊和杜全德想出了一个主意——将子弹藏在粪车之下!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开始实施运输计划,杜全德牵着一头老黄牛,张士钊则推着一车由真马粪掺水浆制成的"沼泽"。   为了迷惑敌人,张士钊还在自己身上撒了一地的粪水,熏得自己头昏眼花。就这样,一车散发着熏天味道的"沼泽"缓缓驶出了徐州城。   就这样,张士钊和杜全德捷足先得,将13箱子弹如数送到了八路军手中。   得到这批弹药的消息,原本被束缚于手中的重机枪终于重获"生机",发挥出了应有的威力。   很快在一系列反击战役中,八路军就靠着这批子弹,狠狠地扫射了日军。日伪军队丧胆大败,被迫止步不前。   从张士钊的言行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顽强不屈、同舟共济的英雄气概。   正是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普通百姓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捍卫家园,才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