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个天|在一分春寒二分景明的春分里,等待第一口春韵

钱江晚报 2024-03-20 07:32:32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段罗君

岁时春已半,人间正芬芳。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到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春分”二字,仿佛自带着别样的温柔。这是一个季节感很强的时间节点,也是万物生机的开端。每年此时听闻它的到来,就连心情都开始变得柔软明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这天,时光被对折,平分了春日和昼夜。如果按照节气的算法,此时春天已经过半,但对杭城来说,春天才刚刚开始。若春色三分,那么眼下的杭城,一分春寒料峭,二分春和景明。

今天也是西湖龙井茶龙井43品种正式开采的日子,本期“谈个天”,我们就来聊聊杭城春天里的“大日子”——春分。

“老市长”的叮嘱记心间

春分,是春季第四个节气,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

在古人眼中,春分将春天一分为二,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春分不仅平分了春天,《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它和秋分都是“昼夜均而寒暑平”的日子。

严寒和温暖也在春分这天此消彼长,此时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至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回暖驶入“快车道”。

虽然春分节气是一年之中气温攀升速度最快的时段,但大起大落的天气也很常见。

可能昨天还是“暖风熏得游人醉”,今天已是“北风号怒天上来”,这几日杭城的天气起伏正是如此。仅仅一个周末,前一天还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第二天已是一副阴阴沉沉、雨雾弥漫的样子,整个城市笼罩在江南春雨中,气温也随着一路下滑,有一种回到冬天的感觉,但到了本周日最高气温接近30℃,一周经历“春冬夏”三个季节。

这还不算夸张,早在1073年的春分时节,身在杭州的苏轼见到了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时至今日,春分时节,这份来自“老市长”的叮嘱咱们还是得记心间:“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三分春色,一分春寒二分景明

若春色三分,那么眼下的杭城,一分春寒料峭的寂静,二分则是春和景明、花木繁盛的热闹。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前后,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衔泥筑巢;春雷响,万物生,春天开始变得有声有色。

从郁金香、樱花开始,杭城春天百花就没有断档过。眼下“顶流”当属玉兰花:500年的法喜寺玉兰花盛放,宁波路的42棵玉兰带着独特的“烟火气”,武林路庆春路口的一树玉兰花开成了一颗粉色爱心,西湖国宾馆湖边的粉色玉兰配上西湖独有的蓝调景色,随便一张都能拍出美美的氛围感……

还有些花正以“小美”的姿态点缀在杭城角落:花开如瀑布的喷雪花;二月兰仿佛将蓝紫色揉进春天调色盘中;木兰山茶园的红色山茶花开满枝头如火如荼……

热闹的何止繁花,还有春雨。明天起,杭城的雨水又要来了,正如朱自清《春》中所描述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发现没,春天的雨喜欢下在夜里?那是春季午后升温快,冷暖空气凝结而成的降水云系容易蒸发,等到太阳下山,气温下降,云内的水汽凝结加快,雨水就“随风潜入夜”了。

其实,只要气温不低,春天的雨也没那么讨厌,况且,跟“一场秋雨一场凉”相反,杭城的春天会在一场又一场的春雨里,越来越暖,越来越生机勃勃。

再往后的日子,雨,渐渐不再是“沾衣欲湿”的雨,也不再是一味的“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哗啦啦的雨水会伴着轰隆隆的雷声。

无论是繁花似锦,还是烟雨濛濛,杭城的春天都别有一番韵味。

春分的热闹还来自民间传统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春分的热闹还来自民间传统。

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清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的就是春分时期放风筝的民俗活动。

而“春分立蛋”,据说4000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玩这个游戏,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至于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也有人认为,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要想提高成功率,最好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因为此时蛋黄下沉,蛋的重心下降,有利于竖立。

其实呢,鸡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竖立起来,并不拘泥于春分这一天。但这些春天的鲜美,错过就要再等一年了,除了生长在田间地头、山坡树下的各种野菜是春天的批量馈赠外,还有最近大家口中常念叨的“明前螺,赛肥鹅”,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滋养,春分后清明前的螺蛳到了最肥美的时候。

等待第一口春韵

林语堂说,“春天要做三件事,赏花,踏青,喝西湖龙井。”杭城春分的热闹,还有一分来自茶田间的忙碌。

从惊蛰日翁家山村的喊山声开始,老茶客们便翘首期盼第一杯早春的西湖明前龙井。

3月13日,在杭州龙井钱塘产区,余杭区中泰街道第一批“乌牛早”春茶正式开采。今天,西湖龙井茶龙井43品种正式开采,群体种将于3月27日前后开采。今年的龙井43品种开始时间比去年晚了一周左右,群体种开采时间则与去年相比较接近。

古时的春茶,细分为“社前”“火前”“雨前”。古时候,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约在“春分”左右;古人在寒食节期间的三日内不生火做饭,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因而火前茶其实就是明前茶;雨前即谷雨前,一般指4月5日-4月20日之间采制的茶。

作为龙井茶的“铁粉”——乾隆,其所写的《观采茶作歌》中,一句“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便道出了龙井茶采摘制作以清明为限。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过龙井游赏、品茶,并以龙井为题先后创作过三十余首诗,他不仅对西湖龙井茶情有独钟,更是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杭州人啥时候能喝上今年第一杯西湖龙井新茶?今天刚刚开始采摘,产量还比较少,大批量上市估计还得再等上些天。那不妨在等待第一口春韵的时光里,继续探索春天的美好吧。

0 阅读:7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