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就这么讨厌我吗?连墙上挂的都是‘老大走伤悲’!”
《抓娃娃》中,被马成钢(沈腾饰)万分嫌弃的大儿子,看着墙上那幅“老大徒伤悲”伤心不已。
马成钢恨铁不成钢,吼出一句,“我穷养你弟弟,就是为了不让他步你的后尘!”
在马成钢看来,给朋友起名“马彼得”,把“徒”念成“走”的大儿子,已经废到无可救药。
他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给大儿子提供的生活条件太好了。
于是,马成钢带着二婚老婆春兰搬到破平房,每天装模作样地出门打工,还安排了一个瘫痪奶奶,让儿子马继业从小给奶奶端药捶腿。
马继业用家里的1700块积蓄,偷偷买了一个平板电脑,坐在厕所里玩游戏。
马成钢又授意下属,把平板放进蒸锅,导致它彻底泡水,没法退货。
为了补这个窟窿,马继业不得不四处捡瓶子,被同学们围着嘲笑,自卑到无以复加。
对于这一切,马成钢心知肚明,但他却振振有词,“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尊心一点用也没有”。
单看这句话,并没什么毛病。
从马继业705分的高考成绩来看,马成钢对他的教育方法,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如果马成钢没有隐瞒亿万身家,穷养马继业,马继业会被养废吗?
“穷养”之前,马继业的生活,可谓众星捧月。
住着几千万的大别墅,游着超大游泳池,胖得像个球一样。
都四五岁了,还需要别人喂饭,而且必须姥姥亲手喂,否则马继业就不吃饭。
按照这个发展趋势,马继业的独立性堪忧,很可能到了上学的年龄,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
由于生活环境不差钱,马继业也未必懂得节俭,更可能像他哥哥一样,一出手就是一沓百元大钞。
马成钢鼓励马继业努力学习考清北,用的理由是“改变命运”。
改变什么命运?穷苦的命运。
如果马继业仍旧过富贵生活,他未必能考出705分。
但这样的马继业,就是养废了吗?
并非如此。
因为世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规定何为成才,何为养废。
用考试分数来区分“才与废”,实在太狭隘。
作为从小镇考到北京的“小镇做题家”,我深知什么叫高分低能。
相比分数,正直、善良、孝敬父母等品德,更能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
这些品德的培养,完全跟钱无关,只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但马成钢完全不懂,只想着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把孩子摁进穷苦的生活漩涡中,让生活的鞭子教育孩子。
不隐瞒家庭情况,马成钢能不能好好教育孩子?
他可以的。
就算马继业不捡矿泉水瓶,马成钢也可以引导他思考,教他学会创作机会,而不是一味等待。
就算没有瘫痪在床的奶奶,春兰也可以给姥姥洗脚,身体力行教会马继业孝敬长辈。
就算直接给马继业买平板电脑,他也有可能学会自控,平衡学习跟娱乐。
金钱,从来不是教育孩子的绊脚石。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成钢之所以穷养孩子,不是对孩子没自信,而是对自己的教育能力没自信。
他觉得自己没把大儿子养成材,才无脑照搬自己小时候那套“穷养”模式,欺骗孩子十几年,也搭进去了自己和妻子的生活。
如果马成钢能在孩子学习时,真正找几本书看一看,而不是用书挡着看手机,他也许就能意识到,另外一条教育孩子的路。
这才是为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不断学习,用言传身教影响孩子。
不用欺骗,不用说教,不用没苦硬吃,不用360°对孩子严防死守。
当我们专注做好自己,不断成长时,回首一看,孩子已经有样学样,成为一个自由而内心富足的灵魂。
好家伙,你是那家教育机构的呀?教导出了几位科学家呀?
找人也不会给孩子找个奶奶的,不会希望孩子于别人太亲的。
看电影开心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