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路透社透露,英国外交大臣拉米即将访问华,以修复保守党时代陷入冷遇的中英关系。
说起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英关系,必然绕不开两个关键事件:英国是首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以及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
年老的撒切尔夫人
1949年香港为何没能回归新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不承认西方强加给中国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唯独香港问题却被暂时搁置。
做出这一决策的是毛主席。彼时毛主席指出了港澳的特殊性,称解决“海岛上的事情”既需要“灵活与和平过渡的方式”,也“需要时间”,所以“急着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相反,如果利用两地原有的地位,尤其是香港,这对新中国发展海外关系和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总之,要看形势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最终在毛主席这一决策下,香港问题被暂缓解决——1974年毛主席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提出香港应在1997年回归中国,接着他又指着邓小平等人说到,“那时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在之后与邓小平的会谈中,希思也同意香港应该在1997年有一个“平稳的交接”。
毛主席会见希思
打赢马岛战争的撒切尔,想对中国失言
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中英之间却充满了火药味——这股火药味正是当时志得意满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带来的。
时间来到1982年。这一年中英将为解决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而就在谈判开始前,英国赢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这令撒切尔夫人非常得意,她自吹说“英国的世界地位已经因阿根廷战争的胜利而发生改变”。
所以1982年中英谈判,实际上是撒切尔夫人“挟战胜阿根廷之余威”向中国耍威风。
谈判一开始,撒切尔夫人就摆出强硬姿态,打出了英国与清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以及“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两张牌,妄称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那么“可能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在谈判开始前握手
中方在香港问题上寸步不让,“不做李鸿章”
在香港问题上,面对撒切尔夫人的咄咄逼人,邓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主权上没有回旋的余地……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的意愿,“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对于何时宣布香港回归,邓小平也一锤定音地强调不会迟于一、两年时间,但肯定也不会拖得更久。
我国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回忆说,当听到邓小平所说如果香港发生波动,或者中英无法达成协议,中国将考虑另外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撒切尔夫人的脸色“一下子就青了”。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
最终这轮中英谈判未能达成有效的共识。
在走出会场时,撒切尔夫人的脸色非常难看,恍惚中没站稳、栽倒在石阶下——这猝不及防的一幕被周围眼疾手快的外国媒体拍下,且解读为“撒切尔夫人落荒而逃”。
1982年谈判出现僵局后,回到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立刻开始在香港问题上搞事情,试图向中国施压。
走下台阶时,撒切尔夫人摔倒
邓小平警告铁娘子:“不要把路走绝了”
但就像邓小平所说,“香港不是马岛,中国也不是阿根廷”。
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邓小平明确警告说,他希望撒切尔夫人采取明智态度,“不要把路走绝了”,否则中国将不得不于1984年单方面宣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
最终理屈词穷的英国政府于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同意于1997年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签字的这一天,是撒切尔夫人第三次访问中国。有意思的是,后来撒切尔夫人在回顾这场谈判时倒是想开了,她承认“英国想要延续租约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并忠告英国人不必对“失去”香港耿耿于怀,因为已经到了“中国人接手的时候了”。
英国早已不是大英帝国
香港事务,轮不到英国指手画脚
很明显,今天的英国政府已然把撒切尔夫人的忠告抛到脑后。
如今香港已经回归中国27年,而某些一只脚迈入21世纪,另一只脚留在殖民时代的英国政客,仍对我国领土念念不忘。
今年3月,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三读后,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和英媒立刻跳出来对香港立法说三道四,宛如将香港事务当成“自家事”颐指气使。
但讽刺的是,这帮英国政客和媒体在香港事务上的言行,与他们对今年8月英国暴乱的沉默,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故而,我国外交部驻港公署有句话可谓是一针见血:英国应该多拿镜子照照自己——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清政府,英国也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再抱着殖民者和“人权”教师爷心态对中国说三道四,最终只会洋相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