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锌是人体和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茶叶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虽然通过大气沉降可以吸收一定量的锌元素,但茶树从土壤中吸收锌仍是茶叶中锌的主要来源。
土壤中的锌以各种形态存在,根据Tessier等的分级方法,可以将土壤中的锌分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锌有不同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具有不同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
因此,研究茶园土壤元素锌的形态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正确评价茶园土壤锌的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茶园土壤锌的全量
13个茶园土壤锌全量在44.46-54.52mg·kg-1之间,各茶园土壤锌含量差异不是很显著(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相差1.2倍)。从茶园土壤母质与土壤锌全量的关系看,发育于不同母质上的茶园土壤锌全量高低顺序为:千里冈砂岩49.20mg·kg-1(平均值)、第四纪红土48.56mg·kg-1、泥质砂岩47.90mg·kg-1、下蜀黄土47.52mg·kg-1(平均值)、河海冲击物45.85mg·kg-1。
除了发育于河海冲击物的土壤锌的全量偏低外,其余茶园土壤锌全量高低顺序基本与所在地区土壤锌的背景值高低顺序一致,但所有茶园土壤锌的含量均低于所在地区土壤背景值(是背景值的0.54-0.83倍),远远低于全国茶园土壤锌的平均含量100mg·kg-1。
茶园土壤锌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表明,虽然随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和粘粒含量的增加,茶园土壤锌全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仅与土壤粘粒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这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茶园土壤锌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
采用连续提取程序对茶园土壤锌进行形态分级,各形态活性大小顺序为: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虽然土壤中不同形态锌的活性顺序只能定性地说明其活性大小,但可以认为锌的非残渣态比残渣态的活性大,所以将除了残渣态以外的所有形态锌统称为非残渣态作为活性态,以评价茶园土壤中锌的潜在活性。
不同茶园土壤锌的形态规律略有不同,从平均含量上看,锌的形态规律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中的锌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这表明茶园土壤中的锌主要以不活泼形态存在,这与Lena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结论
(1)不同茶园土壤的锌含量略有差异,但均低于茶园所在地区土壤锌的背景含量。
(2)比较不同茶园土壤各形态锌的平均含量,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
(3)随茶园土壤锌全量的增加,残渣态锌含量显著增加,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呈增加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有机结合态锌和交换态锌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4)交换态锌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结合态锌与土壤阳子交换量显著负相关,残渣态锌与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关系不显著。
(安根团队摘自谢忠雷等:茶园土壤锌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安根团队,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