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5年授衔前,许世友以为自己肯定能评个大将,便高兴地喝起酒来,半路接到电话直

1955年授衔前,许世友以为自己肯定能评个大将,便高兴地喝起酒来,半路接到电话直言:“你好,我是大将许世友。” 谁知,最后授衔时,仅仅是个上将,这令他心中感到五味杂陈。 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军功,应当评个大将才是,上将的军衔未免低估了自己。 于是事后,他便找到周总理,冷着脸,语气很冲地向他要说法。 周总理一向脾气温和,知道他是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发发牢骚而已,没什么恶意。 但是面对如此气愤的将军,周总理还是详细地向他介绍了军衔评定的各项条件和考量。 听完这些,许世友感到十分惭愧,闷声开口道:“谢谢周总理,我现在已经想明白了,我完全支持中央的决定。 而且军衔什么的不过身外之物,我只要知道党和人民仍然是认可我的,我就很满足了!” 那么评定军衔的各项条件和考量究竟是什么?作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将许世友,他明明有着赫赫战功,为何仅授上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许世友二十一岁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再从抗美援朝到对越反击自卫战,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不必多说,自然配得上大将的军衔。 再看他的资历,土地革命时期便是军长之一,1952年还被评为正兵团级干部,可谓是位高功重。 单凭这两项条件,他确实可以评个大将军衔。 可军衔的评定条件复杂繁多,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仅凭这两个着实有些片面。 但军衔的评定标准许世友肯定有了解,但他仍对自己上将的军衔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将军衔的评定标准: 一是红军时期担任师级干部。 而许世友在跟随红四方面军作战时,表现突出,英勇善战,曾被徐向前提拔为军级干部,比师级要高,他是符合标准的; 二是抗战时期担任旅级干部。这一条许世友也是符合的,他在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386旅的副旅长,后又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 三是担任解放军兵团级干部。这点不用多说,上文就提到过他是正兵团级干部,也是符合条件的。 因此从这三条标准来看,许世友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为何他最终得的是上将军衔呢? 一来中央缩减授衔规模。如果仅按照评定标准来进行授衔的话,那么最终被授予军衔的人将会有两千余人。 从而影响军队未来的管理工作,而且现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庞大的将军规模。 便决定对授衔人员进行裁减,降低或是取消部分人的军衔。 二来评定也需要考虑到军队平衡问题。就拿和许世友同为正兵团级干部的许光达来说。 最终确定的大将名单有十人,许光达就是第十位。虽然两人为同军级干部,但按资历和军功来看,他比许世友又逊色几分,那为何被授予大将军衔呢? 许光达作为红二方面军仅存的几位骨干之一,是除贺龙外,唯一能够代表红二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再加上他时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有许多工作需要与苏联对接,考虑到苏方对接人的军衔,他的军衔不能太低。 不过正如许世友将军对周总理说的那样,他其实不在意军衔,只是觉得自己的功劳没被认可。 但听完周总理的解释,知晓是自己会错了意,便再也不将其放在心上。 而且1985年许世友因病去世,临终前写请示书希望能和母亲土葬在一起。 当时中央虽然推行殡葬火化,但念在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最终还是为其签署了特殊通行证,让许世友将军能够实现忠孝两全的心愿。 #春日生活打卡季#

评论列表

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 139
2024-03-23 23:13
故事没讲全,电话里这边说我是大将军许世友,那边回到我是小兵恩来。
小宝
小宝 65
2024-03-23 14:33
忠孝两难全!生为国!死为母!将军永垂不朽!
肉不能停
肉不能停 6
2024-03-27 10:08
陈庚,粟裕都是大将。上将已经不错了。

清遥 回复 03-31 00:13
陈庚是少将吧陈赓才是大将

bridge
bridge 5
2024-03-27 16:53
说句实话,许世友的职务与同时期的陈赓基本一致,因此有做大将的想法可以理解。

用户78xxx68 回复 03-29 21:41
后发先至的人很多,陈赓粟裕红军时期还只是师级干部

用户13xxx28 回复 03-29 18:42
陈谢兵团是中央战略部队,号称3.5号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