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四处借钱凑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

1997年,48岁的耿保国不顾家人反对,四处借钱凑了100万,买下了3000多平米的明清老宅。为了能住进这个宅子,耿保国花了数十年进行修缮,只是没想到的是他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那么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间明清老宅又变成什么样了?价值又达到了多少?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个普通手艺人用几十年年的时光将一座破旧的古宅重塑为艺术珍品,这无疑不是对匠心精神的最好诠释。   更可贵的是耿保国将艺术理想和家国情怀融为一体,用自己的方式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浑漆斋大院之于耿保国,已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形态,它见证了一个平凡之人不平凡的一生。   1997年在山西省平遥县,这座拥有四千余幢明清古建筑的古城,曾因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评选而备受瞩目。   然而作为一个贫困的小县城,要维护和修缮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实在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   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当地政府做出一个决定——将部分古宅拍卖出售。   其中就包括浑漆斋大院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明代老宅,尽管曾是著名票号掌柜之宅,但长期无人打理,房屋早已破败不堪。   因此当政府以100万元的底价将其拍卖出手时,竟然无人问津。直到一位名叫耿保国的普通漆器手艺人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决心买下这座古宅。   对于耿保国来说购买这座古宅绝非一时兴起,作为一名从事推光漆工艺数十载的匠人,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一腔热忱。   在他眼中,这座古老宅院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象征着祖先的智慧和精神。   因此,即便家人一再反对,他还是决心将这座古宅保护下来,避免它就此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耿保国东拼西凑终于如愿以偿地买下了这座古宅,然而,当他正式踏进这座院落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院内杂草丛生,斑驳的墙壁遍布裂痕,许多房间的木构架已经腐朽不堪,到处透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可即便如此,耿保国仍旧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决心将这座古宅修缮一新。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耿保国花费了全部的精力和金钱,对这座古宅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最初的十年里,他着手修复房屋的主体结构,确保其牢固安全;而后又用了十年的时间,精心修葺房间的装饰细节。   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耿保国四处寻找明清时期的旧砖瓦,时常为了一块相配的瓦片就要奔波数十里路,他亲自涉足雕刻、上漆等工序,将自己对漆艺的理解融入到这座老宅之中。   就这样在耿保国的努力之力下,这座破旧的古宅慢慢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的浑漆斋大院依旧保留着三进两院的传统布局,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韵。   耿保国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即便年事已高他仍旧乐此不疲地钻研漆艺,憧憬有朝一日能将浑漆斋大院修缮得更加完美。   在他看来这座宅院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它承载着自己一生的心血与追求,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