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有她,她却没有人民币。”1987年,一位侗族姑娘因为长得太美,被印到人民币上,可她却穷困潦倒,还失去了长达16年的低保。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2017年在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下,专家学者驻扎到贵州这个偏远山区,对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给予全面的扶持和指导。 石奶引家就是受惠者之一,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面获得切实帮助,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这时人们发现石奶引竟是人民第四套一元纸币上的女孩。 石奶引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心灵手巧,5岁就能熟练地刺绣、织布、染布。渐渐长大,她更是成了附近出了名的美人。 每当节假日,村里的年轻人都会三五成群地聚在石奶引家门口,盼望能一睹她的芳容,石奶引虽然容颜出众,但脾性温雅,从不摆架子,待人友善有礼。 可惜家境贫寒石奶引只读完了小学,她既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也未曾离开过这个小山村。 然而石奶引全身心投入到辛勤劳作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她珍惜现有、努力向上。 石奶引16岁那年的一个普通日子,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改变了她平凡的一生。 那是个集市日,石奶引像往常一样梳洗打扮一番,和几个少女好友一起前往集市。 途中,她被一个陌生人叫住,只见那人模样斯文却又带点老成持重,神情诚挚又带着几分急切。 原来他是著名画家侯一民,当时正在为设计新版人民币的图案而苦苦寻找灵感。 偶然的相遇,让侯一民被石奶引那质朴秀美的侧影深深吸引,侯一民赞许有加,并当即请石奶引在镇上的石凳上稍作歇息,自己则拿出画具,开始忘我地描绘。 石奶引被侯一民的举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却也默默地配合着。直到很久后,侯一民画好最后一笔,这才展示给石奶引看自己的"杰作"。 侯一民终于找到了设计新钞的灵感来源。 后来第四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终于发行了,正面上就印有侯一民在那个小镇所绘制的少女侧像。 这位侗族姑娘青春朦胧的容颜,配上民族特色的盛装,显得格外亮丽动人。 这时,石奶引已为人妻为人母,在苦难的生活环境下,她终日操劳,满脸的皱纹和粗糙的双手,早已让她远离了青春的模样。 她遵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了一个穷小子,丈夫一家老小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破房子里,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在这个困境中,石奶引只能硬着头皮嫁入这个家庭,开始了漫漫艰辛岁月。 岁月无情地在石奶引的容颜上留下了印记,她的美丽渐行渐远。 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日子也慢慢变好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