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我们想要将孩子培养成才,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去做。
《人民日报》曾刊文,告诉各位家长: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那应该怎么样好好地教育孩子成才呢?也许有人会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寒门也会出贵子;也许有人会说这和孩子的智商和努力有关系,但是很多普通孩子也可以成才。因此孩子成才与否这些也许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是绝对作用。
曾经有人说: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孩子的成功与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及爱听教育是孩子接触到的最基础的教育,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教育。
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让人记忆颇深:
一对出身与农村的普通父母,他们虽然收入微薄,但在挣钱养家之余,始终坚持着对三个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就这样,他们将女儿送进哈工大硕博连读,大儿子就读于知名军校,小儿子考入清华大学。
父亲自豪地说:
“挣来的钱全给孩子交学费了,买不起房,但我觉得,对教育的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不在于挣了多少钱,取得怎样的成就。而在于有没有给予孩子,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被爱围绕。”
不难发现,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做对了同一件事——“陪伴”。穷养富养都不如陪伴。真正的教育,一定是从陪伴开始的。
教育界有一句很出名的“鸡汤”: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但是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放养,而是在“开花”之前父母做好表率,默默耕耘。
有人曾问李双江打孩子吗?
李双江说:“不打,舍不得,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
也是因为他溺爱的放养教育,让他的孩子更加骄横跋扈,我行我素,自毁前程。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吼骂孩子就可以的,也许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也慢慢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孩子需要更多的尊重,需要更多的“言传身教”。
例如当孩子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父母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书,那时间久了,在这种安静的书香氛围下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学习,主动看书了。
教育孩子,喊破嗓子,不如父母做出样子。
父母身体力行,就是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
正如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教育是一种自省。
父母要想管好孩子,首先就要管好自己。
一个智慧的家长,会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就是你最好的反映,自然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