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安徽85岁尼姑圆寂前安排弟子“我死后不要火化,把我装进缸里,三年后打开我便成佛!”3年后的开缸仪式中,弟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缕清风拂过千年古刹,空谷余音绕梁久久不绝,那里雕栏玲珑,殿宇森严,曾几度见证了佛门圣者的崛起。 而今,一尊金身莲座,庄严端坐在佛殿正中,熠熠生辉,引来自四面八方的香火朝拜,她是曾几度从尘世烦扰中超然自在的仁义。 29岁那年,她来到了佛教名山五台山,终于剃度出家,法号"仁义",从此她便投身于佛门修行,一心只为了"成佛"这个理想。 为了精进佛法,她孜孜不倦,在五台山长期潜心研习经文。同时她还没有放弃生前所学的医术,前往沈阳中医学院进一步充实知识。 经过几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仁义在医术和佛学两个领域都有了很高的造诣。 她本想安心修持,却在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亲身目睹战火纷飞,无数生命在眼前凋零,她毅然决然报名参战,只为以医者的身份拯救那些英勇的战士们。 在枪林弹雨之中,她无所畏惧,只手执医箱,在炮火连天中穿梭救援。 从未有一句怨言,从未一次退缩,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精神。 战争结束后,仁义并没有就此止步,她依旧勤恳行医,将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天职,用爱心和医术造福了无数大众。 功德圆满之时她决定前往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那里山川秀丽,是修行的理想去处。 为了修缮那里的寺庙,仁义将自己这一生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慷慨解囊。 她的钱财来源于多年来的行医济世,还有她曾经参军的补贴和薪酬,甚至包括她变卖草药所得。 尽管年事已高,她依旧放下身段,开始了遍身求衣钞的新生活,只为了给寺院一个独立自足的家园。 山间小寺渐渐部兴工程,开枝散叶,这一切都源于仁义一股孜孜求道的虔诚之心。 82岁的仁义比丘尼早已看淡了物质生活,她只单单追求一种境界,那就是"成佛"。 为此她决定走上一条更为高深的修行之路。她开始矢志不渝地斋戒苦修,彻底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羁绊,只为达到精神的最高领域。 1995年11月的一个日子里,苦修了七日之久的仁义安详离世,享年85岁高龄。弟子们依照她的嘱咐,将她的遗体小心封入坐缸,做好预防腐烂的准备。 三年后开缸时,仁义的肉身完好无损,宛如当年丝毫没有受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