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公司中标了L县一个1200万元的工程,以1000万的价格卖给当地包工头,该
某建筑公司中标了L县一个1200万元的工程,以1000万的价格卖给当地包工头,该包工头进场后,项目所在地村干不时阻挠,最后,包工头不得已又把该工程800万(其中已施工部分折价100万)买给村干。这样,承包价1200万的工程经过两次转包,最后剩下800万,扣除各种开销和利润后,能有500万投入建设就不错了。 工程领域为什么存在层层转包?现在一般的公开标,参与投标的公司少则数百个,多的两、三千个公司,中标概率极低。很多本地的项目被外地公司中标了。 那些中标的外地建筑企业,对于这样不大不小的工程,一般不愿意自已施工,因为工程施工过程需要与各个部门打交道,人生地不熟的话,办起手续来非常吃力,最后回款也很困难。所以这种几百万、千把万的项目,他们中标后直接卖给本地的包工头,赚几个点就行了。 本地的包工头虽然要花钱买标,但由于本地熟门熟路,办起手续来容易,工程款预算压缩后,只能靠偷工减料或工程变更增加预算赚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