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了4岁的日本弃婴,顶着辱骂,将其抚养长大。40年后弃婴回到日本,没想到他从此杳无音讯。然而当中国养母脑出血瘫痪时,不停念叨:“儿子在哪?”日本儿子却回信:“请不要再找我。”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赵连琴正在为母亲李秀荣料理午饭,老母的身体一直康健,可这几年突然大不如前,神智也有些迟钝。 赵连琴看着母亲 机械般的动作,不禁感到一阵心痛。所有的一切,都要归咎于她那个行踪遗失已久的哥哥赵连栋。 1945年,赵凤祥在街头捡着破烂时,无意遇到一个遭遗弃的日本孩童。 当时的他动了恻隐之心将其带回家中,妻子李秀荣见状便暂作收留,却万没想到这一收留,竟让他们承受了几十年的骂名。 起初赵连栋身无分文,又不会说汉语,为了供养他赵家不得不过着艰苦的日子。 更周围的人对他们指指点点,谩骂是"汉奸"。赵家不得已离开哈尔滨,转而回到河北老家。 可是即便重新开始日子依旧困顿,李秀荣因为被邻居撞伤而流产,从此再也无法生育。 虽遭多舛,但赵家仍把赵连栋当亲生儿子看待。不仅给他改了中国名字,还费尽心思教他识字读书。 九十年代时赵连栋已在国企任职,成家立业,与此同时中日关系正常化,赵连栋也想趁机寻访亲生父母。 经过李秀荣多方奔走,终于帮助他拿到了日本护照。 1992年赵连栋离开中国前往东瀛,三个月后他满怀喜悦回来,对李秀荣说父亲是位军官,李秀荣为儿子感到高兴,却不曾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 不久后赵连栋便宣布要全家移居日本,只字未提接李秀荣一家的计划。临行前他曾拉着赵连琴的手保证还会回来,但这一走就是多年。 起初李秀荣还在等,等到她生了重病还在期盼。直到那个令人绝望的电话,赵连琴得知哥哥打算彻底断绝音讯,这才算清楚了一切。 为给哥哥养家糊口赵连琴自幼辍学,现在想来是多么的痛心。即便如此她也没想过去诘问那个无情透顶的哥哥,只是怕母亲伤心。 可母亲李秀荣并非糊涂,从女儿的行为打转就察觉不对劲。她虽然逐渐认清儿子已经彻底遗忘她,但始终抱有一线希望,一心期盼着最后一面。 可惜人心难测直到李秀荣彻底离世,她都没能如愿,本以为儿子会回来为她送终,不料他却连张挽联也未贺。 母亲生前那些诸如"他肯定有苦衷""儿子定会记得我们"的话语,最终都成了泡影。 赵连栋不仅忘恩负义,更有愧于母亲的一番养育之恩,李秀荣为了抚养他,付出了太多太多。被世人排斥被骂是"汉奸",甚至孩子也因此丧生。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看重的就是孝道二字。乌鸦反哺延续母爱,羔羊跪乳也怀感亲恩。作为人,居然还不如一介动物,这正是令人痛惜的地方。 来源: -08/22/content_5282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