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雷应川三次中弹,七处负伤,却仍跪地战斗。不久,战友们发现他不见了,而在他失踪的位置,有一条长达15米的血路!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部队里,雷应川一直训练刻苦、作风扎实,很快就凭借过人的才干和品德获得了上级的器重,被提拔为班长。 面对敌人的进攻,雷应川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畏惧,上级下达了攻占一座无名高地的作战命令,雷应川一马当先,成为这次阻击战的尖刀班长。 作战打响后,枪林弹雨中,雷应川不顾身陷重围、浑身遍体鳞伤的危险处境,依然临危不乱,一次次指挥战士们猛烈反击。 当看到战友们艰难夺取了高地阵地时,雷应川如释重负,可就在这时一颗手榴弹爆炸造成他双腿重伤,鲜血直流。 已经负伤累累的雷应川强忍剧痛,拖着遍体鳞伤的身躯继续战斗,用仅存的两颗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指挥所,为突破敌人阻力创造了条件。 最终在鲜血铺就的15米长路终点,年轻的雷应川英勇牺牲,永远长眠在这片热土之上。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循着血路找到雷应川时,看到的是他那永垂不朽的英雄身姿 ——他倒在越军指挥所洞口前,依旧保持着扑向敌人的姿态,而洞内敌人的遗体横陈一片,可见当时殊死搏斗的惨烈景象。 雷应川的事迹在部队引起强烈反响,指战员一致称赞他是"尖刀中的尖刀"、是疆场上英勇的战士。 很快,他就被追认为光荣的中共党员和革命烈士,获记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的崇高荣誉。 消息传回雷应川的家乡,老乡们无不悲痛万分,大家都知道从小就体现出高尚品德和英勇无畏气概的雷应川,早在很久以前就是乡里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了。 记得15岁那年,雷应川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塘勇救了一名落水的小女孩。仅一年多后,17岁的他又在街头亲身救下了一个被疯牛追逐的放牛娃。 19岁时山洪来袭,雷应川毅然跳入滚滚洪水中,捞打捞被冲走的木材。 就连寒冬腊月,他也曾连续奋战三个小时,爬进冰冷水管清理杂物,使电站恢复运转。 可以说自小年纪起,雷应川就怀着一颗赤诚爱国之心,展现出了不畏艰险、敢于担当的英雄本色。 和平不是白来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那些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 雷应川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用热血浇灌了这片土地,才孕育出今日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大好局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