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我是美国人,但有颗中国心”,82岁的美国老人变卖家产,带着毕生积蓄独自一人来到

“我是美国人,但有颗中国心”,82岁的美国老人变卖家产,带着毕生积蓄独自一人来到中国,只为了自己13岁时的一个誓言!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牧琳爱她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牧鸿恩一家作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传教。   在这片饱受战乱摧残的土地上,他们亲眼目睹了当地人民的苦难与贫困,一颗仁爱之心开始在牧琳爱年幼的心田里萌芽。   儿时的她和当地孩子周仁杰结下了友谊,尽管两人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毫无隔阂地相处在一起。   1930年牧琳爱13岁那年,随父母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定居。临行时,她难掩内心的不舍,表示一定会回来,当时谁也想不到,这句承诺将伴随牧琳爱整个人生,贯穿她毕生的梦想。   离开中国后牧琳爱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她完成学业,从事护理工作,后来更是一步步做到了医院院长的高位。   1941年牧琳爱结婚丈夫埃德温并不理解她对中国的眷恋。多年来,牧琳爱数次提出回中国旅游探亲,却都遭到了丈夫的否决。   直到1992年牧琳爱终于有机会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她怀着寻找儿时玩伴周仁杰的希望,写信求助于聊城市政府。   很快政府工作人员就找到了周仁杰的下落,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他已经离世多年。   尽管如此短暂的中国之行让她欣喜地看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内心深处,她开始酝酿要在这片热土扎根的想法。   1998年牧琳爱的丈夫离世,牧琳爱毅然做出了决定,她变卖了在美国的所有财产,独自一人来到了中国。   牧琳爱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开始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国生活。   在聊城刘庙村定居后,牧琳爱像所有中国老人一样生活,为了融入当地,她甚至骑着三轮车去买菜,也乐于与邻里们交谈。   与此同时她用自己有限的财富,在村里全力推广公益慈善事业,她为学校捐赠电脑、图书,并亲自担任学校的无偿英语教师。   她为老人们免费配镜为白内障患者垫付手术费;她还为全村发展果品产业贡献了大量资金。从未停止过的,是牧琳爱对这片土地的浓浓眷恋。   经过几年的努力牧琳爱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中国永久居留权。对于这个96岁的老人来说,她终于在漂泊多年后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   2013年4月28日她在聊城去世,离开之前,她捐献了自己的遗体,用自己最后的身躯造福于中国医学事业。   令人感动的是,老人的子女们也完全尊重并支持了母亲的这一选择。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