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3年,毛主席视察南泥湾生产,吃完烧鸡之后竟然将吃剩的鸡骨头都塞进了口袋里,

1943年,毛主席视察南泥湾生产,吃完烧鸡之后竟然将吃剩的鸡骨头都塞进了口袋里,在场的人都非常震惊,可听完毛主席接下来的话,大家瞬间红了眼眶。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人民在战火纷飞中苦苦挣扎,由于敌人的重重封锁,延安根据地一度陷入空前的物资匮乏,连温饱都成了奢望。   毛主席曾感慨困难很大,物质的贫乏并未击垮革命者的斗志,相反,这难关促使领导人意识到开展大生产的必要性。   1939年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干部会议上正式提出大生产运动的决策。他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鼓励群众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朱德总司令开始寻找合适的开垦区域,最终在距离延安4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片被称为"烂泥湾"的土地。   虽然名不雅观,但这块区域草木茂盛、环境优越,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在朱德等人反复考察和乐天宇等专家论证后,中央做出了开垦南泥湾的重大决策。这项艰巨任务最终落在了359旅旅长王震的肩上。   1940年12月,王震带领官兵冲锋陷阵,迈步走进了荒芜的南泥湾。   开垦之初艰难重重,这片废弃已久的土地上杂草丛生,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缺乏农具和粮食更是让士兵们感到举步维艰。   为了省去开路的时间王震明智地采取了分批前进的策略,此外他还带头将废弃的铁片和武器改造成农具,号召全军上下共同投身到生产建设中。   1943年秋结出累累硕果的南泥湾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在收获的季节里,毛主席带领中央的其他领导亲临视察。   这对于359旅全体官兵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在得知领袖的到来后,大家忙着摘下田间最新鲜的果蔬,还从鸡棚里捉出几只最肥美的家禽,誓要以最好的成果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午餐时分炊事员们端上了新鲜出锅的香喷喷烧鸡,毛主席看着桌上丰盛的佳肴,不禁感慨。   王震向毛主席汇报说359旅有望在明年实现"耕二余一",为延安根据地贡献公粮。   毛主席连声夸奖,说大家做得很好,鼓励大家再接再厉。   然而就在大家尽兴而归的时候,毛主席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把桌子上啃干净的鸡骨头、半只剩鸡全部装进了自己的棉衣口袋里。众人一头雾水,王震忍不住上前询问。   毛主席谦逊地解释道,前线的战士温饱依然还是问题,要永远牢记贫困的岁月,发扬自身的艰苦奋斗作风,合理利用一切食材。   对于他来说哪怕已经脱离了温饱线,依旧不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是他的生活信条。   这份朴实无华的品质,从未在毛主席身上消减,从秋收时穿补丁的旧衣裳,到苏联之行归来独爱那件剩下的大衣,再到三年困难时期自我节制的生活作风,毛主席用行动诠释了一个领袖应有的谦逊品格。   来源:   -18/20769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