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守住啊!”1996年,山西一个在寺庙里住了28年的男子,破例留宿了俩女香客,早上醒来一看,竟然哭着跑下山去报案。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路走来冯开平经历了太多艰辛和考验,对于这位平凡的守寺人来说,守护古刹的使命犹如生命的意义,成为了他毕生的追求和执着。 初到金灯寺时,冯开平并没有意识到这份工作的艰巨程度。 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原本过着普通而安稳的生活。然而当上级将守护古寺的重任托付给他时,冯开平深知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尽管妻子孟喜梅因为担心生计和家庭的稳定而表示反对,但冯开平还是凭着一股冲动和责任心接受了这份工作。 就这样冯开平开启了漫长而孤独的守护之路,金灯寺坐落在深山老林中,周围环境十分艰险。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物资运输极其不便,冯开平无法获得生活所需。他不得不长途跋涉几十里路才能买到最基本的食材。 寺庙里缺乏电力,夜晚只有煤油灯的暗淡光芒相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开平慢慢适应了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买了一台旧收音机,通过收听广播来获取外界的讯息,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着他。 金灯寺内珍藏着大量国宝级文物,这引来了不法分子的觊觎。冯开平不止一次遭遇过盗贼的入室盗窃,身陷危机。 1996年出于安全考虑他破例留了两名女香客,谁知这两人是文物贩子,二人给他下了药,差点要了他的命。 面对重重困难,冯开平从未动摇过内心对文物的敬畏之心,他告诉自己这些文物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保护好它们,就是在守护民族的根脉。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冯开平才能在寂寞和艰苦中坚持下去。 然而守护文物的代价是沉重的,冯开平长期与家人分离,对妻子和孩子的亏欠让他愧疚万分。 妻子孟喜梅不仅要独力承担家计,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有一次,家人发生了车祸,冯开平却无法及时赶到,这让他痛心疾首。好在妻子依旧体谅和支持着他,成为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就这样,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冯开平已在金灯寺守了28年之久。 他的默默坚守终于换来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金灯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作为一代守护者,他以自己的方式为民族文化的延续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