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陆定一见到一位56岁的女子后,激动地说:真是我的女儿啊 1934年因为革命,陆定一的妻子不得不把女儿陆叶坪托付给别人照顾。谁知此后53年,他都未能找到女儿。 1987年,他见到了一位56岁的农村妇女,激动地问她真是自己的女儿。 对方是不是陆定一多年杳无音信的孩子?父女俩能否团聚? 八十年代,陆定一非常渴望能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为此委托了江西、福建两地的省委多多帮忙。 找到女儿,是他多年来的心愿。 新中国成立后,他本想去找人,但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暂时搁置。 1956年,他收到了一张赣南区党委宣传部寄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可能是陆叶坪。 陆定一满心期待,请孩子的姨妈前来辨认。可对方说不像,他很失落。 后来,他忙着工作,没有多余的精力寻找女儿。 如今,他不再那么忙了,加上年纪大了,希望能与陆叶坪团聚,否则“对不起”已经牺牲的第一任妻子唐义贞。 1927年,上海交大毕业的陆定一凭借优越的学术成绩和坚贞纯洁的党性,如愿以偿入了党,开始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征程。 期间,他结识了与自己年龄相仿、志向相投的党员唐义贞,两人很快就确定了关系。 1929年,陆定一和唐义贞在莫斯科简单举行了婚礼,一切齐备后两人立马着手回国工作。 两年后,应组织调动,他们一道辗转来到革命圣地瑞金。 同年,他们第一个爱情结晶——女儿在叶坪出生,因此给她取名陆叶坪。 1934年,国民党大举进攻我军根据地。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陆定一跟随大部队开始长征,唐义贞因即将生产,带着女儿留在于都。 不久,她需要到福建工作,出发前把女儿交给了红军战士张德万。自此,年仅3岁的陆叶坪和父母分开。 1935年1月,唐义贞壮烈牺牲。 陆定一忙着革命,无法寻找妻儿。 另一边,陆叶坪的生活很艰难,被张德万带到了一个村子里,交给一户姓赖的人家抚养。从小,她就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他们在哪里。 赖家有好几个孩子,她没有上过一天学,早早要帮家里干活。9岁时,她跟着人学习做瓦。 19岁那年,她嫁人了。 同一年,张德万说父亲在找她,让陆叶坪去北京一趟。可她没有去,婆家也不同意。 就这样,父女俩一直没有相见。 1985年,陆叶坪的大儿子赖章盛经同事提醒,在一本书中看见了一篇纪念文章。作者是陆定一,文章主角是唐义贞。 看完后,他给陆定一,也就是自己的外祖父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 陆定一收到信,别提有多高兴了,立马让人到于都确认陆叶坪的身份。 这一次,他没有再失望,陆叶坪的确是其失散50多年的大女儿。 1987年,双方约定好在南昌一家招待所见面。 那天,见过大风大浪的陆定一很不“淡定”,时不时问警卫员人来没来。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看到眼前这位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农妇时,连忙说:“你真是我的女儿啊?是真的呀?我把你弄丢了,现在又找回来了。” 哪怕两人长得很像,他也不敢相信这一切。对于女儿,他很是愧疚。 从父亲口中,陆叶坪知道他是如何寻找自己的,很理解父母当初的抉择,也不责怪、记恨他们。 时隔多年,父女俩终于相聚了,二人不禁喜极而泣。 短暂相聚后,父女俩又分开了。陆定一回了北京,陆叶坪则回了于都。她没有对父亲提出任何要求,回归了平静的生活。 只是她知晓了父母是谁,偶尔会去北京看望父亲。 1996年5月,陆定一辞世。陆叶坪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但到北京参加了他的葬礼。 在那个云波诡谲的历史时期,像陆定一夫妇一样的人有很多。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将子女交给老乡照顾。父母与孩子因此失散,他们为了革命而牺牲小家,有的一辈子也没有团聚。 与之相比,陆定一和陆叶坪这对父女是幸运的,至少他没有带着遗憾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