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开国少将携妻子回乡祭母,却发现家里还有一位妻子在等他。   1953年,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携妻子回乡祭母,却发现家里还有一位妻子在等他。   1953年,开国少将易耀彩在妻子范景阳的陪伴下,带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踏上了回乡祭拜母亲的路途。   然而,当他踏入那曾经熟悉的旧宅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惊讶不已——一位头发半白的老妇人仍在那里居住。   老妇人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显然,她也未曾料到易耀彩的归来。   两人坐在一起聊了很久,易耀彩听闻老妇人这些年来的艰辛经历后,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愧疚之情。   谁能想到,这位头发半白的老妇人,竟然是易耀彩将军的结发妻子张凤娥。   她坚守着对易耀彩的深情厚谊,终身未嫁,只为等待他归来的那一刻。她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张凤娥,那位与易耀彩一同在乡间小河旁嬉戏,共同度过无数个夏日黄昏的女孩,不仅是易耀彩童年的伙伴,更是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存在。   在那个年代,按照当地的风俗,张凤娥成为易家的童养媳,自幼便与易耀彩一同成长。   在易耀彩的十二岁那年,一个特殊而庄重的时刻到来了。   按照当地的习俗和传统,他与张凤娥正式拜堂,从此结为了夫妇。   1929年,革命局势日趋严峻,年轻的易耀彩投身农民运动,之后毅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踏上了长征的征程。   然而,命运的轮转总是令人措手不及。   易耀彩刚踏上长征之路不久,便得知村子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众多乡亲遭受责难,他以为自己的家人也全部遇难了,这一消息令他心痛不已。   之后的日子民族大义,始终高悬在他的心间。   1937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熊熊燃起,易耀彩毅然投身于这场民族大义的战争中。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由于日军的侵略和占领多地,我军面临着艰难的战斗环境。   为了保持与军队的联系并抗击日军,八路军决定建立晋察冀敌后根据地。   易耀彩调至34团任营长,领导部队频繁作战,抗日力量壮大,日军活动受限。   易耀彩因功晋升团长,继续领导抗日。   在这艰难时期,他邂逅挚爱范景阳。   范景阳是一名八路军战士,起初以文艺工作为主,后来因军队需要转型为随军护士。   随着易耀彩步入适婚年龄,组织为他安排了相亲。   原本是与一位医生的会面,却意外地让易耀彩对一旁默默陪伴的范景阳产生了情愫。   两人互相欣赏,最终走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尽管生活幸福美满,但是易耀彩多年来心中有个遗憾,那就是未能亲自回家祭拜父母。   直到1953年局势稳定,他获准回乡,竟发现家中仍有人住。   原来,是当年的童养媳张凤娥一直在等待他归来,为他守家守墓长达20余年。   易耀彩深感愧疚,张凤娥却表示理解。   范景阳对张凤娥的坚守与付出深感敬佩,她邀请张凤娥一同到城里生活。   然而,张凤娥却执着于留在故乡。   1990年,易耀彩将军因病不幸离世,为了守护母亲,一半骨灰被安葬在了母亲的坟旁。   时光荏苒,六年后,张凤娥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范景阳深感悲痛,但她坚强地亲自操办了一切,按照易耀彩将军遗愿,将其另一半骨灰和张凤娥合葬一处。